宜都融媒訊(記者 朱敏 鄭振亞 王文強)陸城街道積極實施農村公益性事業獎補項目,充分調動群眾自主參與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加大鄉村振興建設力度,不斷提高群眾生產生活質量。
1月9日,雖是寒冬,但陸城街道各村的改造項目建設卻熱度不減。在亮家垴村,挖掘機正在對路基進行擴寬,將原本3米的公路擴寬至5米,以滿足村民們當下的生產生活需要。
陸城街道亮家垴村五組村民廖全益說:“收獲柑橘季節的時候,就由于這個車輛出行又比較多,每個農戶都有三輪車,自己要到田邊采果,就顯得道路旁邊有點兒窄,導致交通不便,有時候車輛(也)錯不開?!?/p>
了解到村民需求后,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農村公益性事業獎補項目,通過先建后補的形式對村內1200多米道路進行加寬,并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到項目建設全過程。
陸城街道亮家垴村黨委副書記孫建民介紹:“我們這個先建后補的項目實施,也是通過召開屋場會,然后由受益農戶推薦一個牽頭負責人,來負責整個項目的實施,然后由(本村)監事會來進行這個項目的監督,保證這個工程質量,12月20日就開工建設的,目前項目進度大概在60%左右,預計可能年前會全部完成?!?/p>
除了亮家垴村,還有龍窩村、驛馬沖村、太保湖村也被納入到此次陸城街道農村公益性事業獎補項目之中,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擴寬硬化6010米,堰塘整治18口。實施過程中采取共同締造理念,堅持“先議后籌、自主實施、以獎代補”,帶動群眾思想觀念發生轉變,從“站著看”到“跟著干”,讓群眾真正嘗到了參與建設的“甜頭”。
“現在政策好了,把我們的路擴寬,我們群眾是大力支持,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力,就是搞義務工,在這里收、掃,要保證別人晚上下班回來暢通無阻,整個的路都是通的?!标懗墙值例埜C村五組村民廖全武說道。
陸城街道經發辦副主任王勇表示:“在以后的項目中,我們要繼續采用這種模式,充分考慮群眾的現實需求,尊重群眾主體地位,把決策權和實施權交給群眾,讓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鼓勵引導群眾自主實施,充分調動群眾自主參與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提升村民自治水平?!?/p>
(責編:李虹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