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宜昌市醫療保障局對外發布
《宜昌醫保便民服務二十六條》
從方便群眾辦事的角度,進一步簡化手續、精簡材料、壓縮時限、創新服務模式,打通醫保經辦政務服務的堵點和難點,為參保群眾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醫保經辦服務。宜都市醫療保障局結合本地實際,推出以下醫保服務便民措施:
優化醫保關系轉移接續
1.簡化材料和手續。基本醫保轉移接續時,不再要求參保對象提供《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憑證》,經辦機構間無需郵寄相關紙質資料,通過國家信息平臺即可完成轉移接續辦理。
2.縮短辦理時限。基本醫保轉移接續時間由原來20個工作日壓縮為2個工作日。
3.最多跑一次。參保人不再需要轉入地、轉出地兩邊跑,可自主選擇在湖北政務服務網、鄂匯辦APP等渠道線上辦理或到轉入地和轉出地經辦機構窗口就近辦理,并可隨時在網上申請和查詢辦理進度。
4.資金轉移“秒到賬”。省內基本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將到賬環節前置,在轉接成功后,由轉入地先行預設個賬轉移資金,再由轉出、轉入地經辦機構之間清算,將原有的“先轉接后到賬”轉變為“轉接辦結即到賬”模式,保障參保人及時結算,實現個賬資金“秒到賬”。
二、
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提升異地就醫結算服務
5.備案渠道更加多樣。參保人員可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鄂匯辦APP、醫保心服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申請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也可在全市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線下渠道辦理備案。
6.一次備案長期有效。異地長期居住類人員登記備案后,未申請變更備案或參保狀態未發生變更的,備案長期有效,備案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并享受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7.允許補辦備案。異地就醫參保人員住院前未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可在住院期間補辦登記備案手續,在出院結算前完成登記備案即可在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費用;參保人員出院自費結算后,按規定補辦備案手續的,可以按參保地規定申請醫保手工報銷。
8.異地急診視同備案。發生急診搶救時,參保人員未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視同備案,允許參保人員按照參保地異地急診搶救相關待遇標準直接結算相關門診、住院醫療費用。
9.備案地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全覆蓋。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就醫備案時,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直轄市等,并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享受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服務。
10.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待遇。已進行異地就醫備案的群眾,在備案有效期內確需回參保地就醫的,也可以在參保地享受醫保結算服務。
11.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可直接結算。符合湖北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病種目錄的病種,可在省內開通門診慢特病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和器官移植手術后抗排異治療5種門診慢特病病種可在開通相關門診慢特病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
12.實現異地就醫承諾制備案辦理及撤銷自助服務終端辦理。對自助服務終端的異地就醫承諾制備案進行流程和材料簡化再造,免去提交身份證照片信息,自動生成備案登記表及承諾書,參保人確認提交后系統自動審核辦結。參保人可通過自助服務終端撤銷異地就醫備案。
三、
推行醫保經辦“綜合柜員制”服務
13.實現醫保業務“一窗通辦”。宜都市政務服務中心已實行綜合窗口制,任意窗口均可辦理醫保業務。
四、
推進高頻服務事項“網上辦”
14.拓寬網上辦事渠道。依托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湖北政務服務網、湖北醫保服務平臺、鄂匯辦APP、湖北智慧醫保APP等渠道,實現參保登記、參保信息變更、轉移接續、異地就醫備案等53項醫保高頻服務事項“網上辦”,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多項醫保業務。
五、
開通多種渠道滿足群眾醫保信息查詢需要
15.查詢渠道、內容更豐富。參保群眾可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湖北政務服務網、鄂匯辦APP、湖北智慧醫保APP、“醫保心服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個人繳費記錄、消費明細、個人就醫結算信息、醫保藥品目錄等信息查詢。
16.查詢地點覆蓋更廣。在醫保經辦大廳和有條件的銀行營業網點、社區服務中心、定點醫藥機構等場所設立醫保自助區,方便群眾查詢個人繳費、賬戶余額等醫保信息。宜都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醫保自助區,配備1臺以上自助服務終端;在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設立醫保服務站,以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為主,定點醫療機構自有自助終端為輔;在銀行營業網點設立醫保服務點,以銀行自有智慧柜員機、智慧終端為主,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為輔;在定點零售藥店配備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
六、
方便群眾就醫購藥
17.完善電子憑證使用場景。全市范圍內已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就醫購藥全流程應用,參保群眾不需要持實體卡,憑醫保電子憑證二維碼或刷臉就可以在定點醫藥機構看病買藥。
七、
推進高頻服務事項下沉基層
18.推進醫保服務經辦向基層延伸。將城鄉居民參保登記、城鄉居民參保信息變更登記、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備案、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備案、異地轉診人員備案、其他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享受門診慢特病病種待遇認定、醫療救助對象手工(零星)報銷等9個事項下沉至鄉鎮(街道)、村(社區),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優化生育保險待遇享受模式
19.推行生育津貼“免申即享”。參保職工在宜昌市定點醫療機構登記結算生育醫療費用后,醫保經辦機構根據本地定點醫療機構的生育就診信息,主動核定生育津貼,自動將資金撥付到用人單位銀行賬戶,無需線下辦理。
九、
通過動賬提醒模式向參保人推送辦件結果
20.豐富動賬提醒功能。將醫保業務辦理結果主動推送至參保人,實現從“我要查”到“及時知”的轉變。主動靠前服務,助力醫保服務體驗再提升。
十、
提供醫保經辦機構查詢導航服務
21.引導群眾就近享受身邊的服務。參保人可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鄂匯辦APP、“湖北醫療保障”微信小程序、“鄂醫?!敝Ц秾毿〕绦虻炔樵冎苓叺尼t保經辦機構及便民服務網點名稱、地點、聯系方式、服務形式等,并提供導航服務。
十一、
推行門診慢特病病種待遇認定“全流程網辦”服務模式
22.進一步優化完善門診慢特病病種待遇認定申報流程,推進互評互認,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診斷明確、可以直接認定的病種實行備案管理;不能直接認定、需要專家鑒定的,實行準入管理。門診慢特病病種待遇認定時間由原來20個工作日壓縮為7個工作日。
十二、
推行醫保服務“一事聯辦”
23.實現醫療費用報銷“一事聯辦”。醫保與民政、退役軍人事務、政務服務管理等部門配合,群眾可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一次性辦理基本醫保參保人員醫療費、生育保險醫療費、醫療救助對象醫療費用手工報銷。
24.城鄉居民參保繳費一件事。醫保與稅務部門配合,實現群眾辦理新生兒參保登記繳費、居民參保登記繳費、居民參保暫停等“一事聯辦”。
25.設立“一事聯辦”窗口。宜都市參保對象可在宜都市政務服務中心,線下一窗辦理單位參保登記、人員增減等醫保業務。
十三、
實現定點醫藥機構法人線上簽署醫保服務協議
26.推出醫保協議網簽模式。改進以往定點醫藥機構現場簽訂紙質協議模式,定點醫藥機構法人通過微信公眾號在線完成注冊和信息申報,經所屬醫保經辦機構審核通過后,即可完成在線簽署醫保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