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走進宜都!
8月13日
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
以《釋放新潛力 捧上“金飯碗”》為題
報道宜都華昊新材料轉型發展
關改搬轉,是為了向保護要發展,向發展要質量。記者在宜昌化工產業轉型的調研中,感觸特別深的就是,保護與發展的和諧共生,既是國家戰略發展的主動需要,也是企業自身重塑的迫切希望。一旦經過了陣痛期,在傷筋動骨之后,緊隨而來的往往就是脫胎換骨。
比起園區里的大塊頭企業,華昊新材料的規模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小身板,從2010年成立到搬遷前,公司年產氯化鋇只有3.5萬噸。
“這也整個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們的規模產能在原來基礎上翻了將近十倍?!币瞬A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鮮開瓊表示。
電子級氯化鋇是電子設備生產必不可少的原件。作為陶瓷電容產業鏈上最初端的原料供應商,搬進工業園區的華昊開始集中精力,不斷強化產品的技術含量。目前,華昊的電子級氯化鋇全球份額超過60%,奠定了我國氯化鋇的國際競爭力。
“原來我們在老廠,純度是99.9999%,但是現在就能夠做到99.999999%到99.9999999%是沒有問題,這意味著我們已經是不可替代的,持續保證了全球領先?!滨r開瓊表示。
2023年7月,華昊最新榮獲國家級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稱號。目前華昊正在積極組織更高技術含量和更大規模的生產線。
“產值的話會上升到15個億,如果沒有長江大保護,沒有搬、轉這么一個過程的話,也許我們還停留在原來那個很安逸的小作坊階段,不會想到去創新、去研發,大概也不會有這樣一個里程碑式的轉變?!滨r開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