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本地要聞

    本地要聞

    宜都:“365”工作法推動政務服務下沉落地見效
    發布日期:2024-03-15 來源:都好辦 編輯:宜都融媒體

    宜都市深入推進實施強縣工程,“高效辦成一件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政務服務“365”工作法,擦亮“都好辦”政務服務品牌,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全面提升。


    三級聯動

    織密政務服務“一張網”




    夯體系,優化模式促提效

    宜都市不斷完善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市級統籌指導、鄉級全面承接、村級服務延展”運行模式,形成“建設指導—業務培訓—督促反饋”的工作閉環,有效推進政務服務環境優化。



    重協作,暢通渠道促提速

    市鄉村三級縱橫協同,實行“線上線下”雙流通。網辦事項指導群眾就近通過線上申請、數據傳輸、后臺審批、窗口出件的流程進行辦理。需要線下辦理的事項,通過幫辦代辦隊伍代跑、政務客服線上傳輸或快遞公司郵寄等方式進行資料流轉審核、公示,開展全城無障礙貼心服務。



    強機制,隊伍共建促提能

    市鄉村三級擇優配備綜窗工作人員,同步推進業務學習培訓,建立了綜窗工作人員互學機制,加強線上線下聯系,實時開展業務政策知識、操作流程的咨詢、答疑和指導。橫向聯動全市各審批部門后臺工作人員,縱向貫通165個政務服務便民大廳。


    六辦聯盟

    繪就便民利企“同心圓”




    綜合受理“一窗辦”

    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將部門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打造“受理無差別、審批無障礙、服務全覆蓋”的政務服務體系,實現基層政務服務從“能辦”到“快辦”“易辦”“好辦”轉變。目前宜都市鄉村三級均實現政務服務“一窗通辦”。



    集成打包“一次辦”

    把多個關聯的“單項事”集成打包“一次辦”。將公民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等10個階段的143個事項和企業從市場準入到退出市場等6個階段的90個事項梳理形成公民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構建了“一張清單、一表申請、一網推送、一窗通辦”集成服務模式,有效提升群眾辦事便捷度。



    承諾容缺“減證辦”

    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打出“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組合拳,梳理282項告知承諾制事項及105項容缺受理事項,企業群眾申請辦件并作出承諾后,審批部門依據申請人信用情況作出審批決定,監管部門依法依規對承諾內容及相關活動進行監管,記錄失信申請人信息并向社會公布。



    移動服務“上門辦”

    組建“樂宜幫幫團”幫辦代辦隊伍,將服務窗口搬到群眾家門口,將“群眾跑腿”變為“上門服務”,2023年開展上門服務14次,服務群眾1000余人次。紅花套鎮“政務服務直通車”、高壩洲鎮“紅色代跑團”、王家畈鎮“飛鳥志愿隊”、潘家灣土家族鄉“石榴籽志愿服務隊”等特色幫辦代辦隊伍,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保姆式專屬服務。



    政務下沉“就近辦”

    以服務企業和群眾需求為目標,按照“馬上辦、就近辦”服務理念,推進政務服務資源、服務、平臺“三下沉”,加大放權賦權和服務下沉力度,梳理養老、醫療、社會救助、市場監管等領域398項政務服務事項到鎮村辦理,實現高頻事項“一沉到底”,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最后一公里”。



    多點覆蓋“自助辦”

    建設自助服務網絡,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共投放政務服務自助設備74臺,市鎮兩級實現24小時自助全覆蓋。群眾可自助辦理身份證、申領稅務發票、社保查詢繳費等172個事項,實現服務“不打烊”,讓群眾享受到即來即辦的便捷高效服務。


    五化聯結

    搭建人民群眾“幸福橋”




    大廳建設標準化

    宜都市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大廳統一名稱標識、規范場所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同時配備愛心藥箱、雨傘等便民設施,提升政務服務溫度。



    服務事項規范化

    根據《宜都市市鄉村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2023版)》,全市統一組織培訓,確保同一事項的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辦理流程等要素全市統一。同時持續加強“好差評”“群眾評”工作,通過以評促改、以評促優,不斷優化服務水平。



    人員隊伍專業化

    宜都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29名工作人員取得行政辦事員中級證書,實現“持證上崗”。鎮級綜合窗口27名工作人員輪流、分批次到市政務中心跟班學習、考核。舉辦政務服務技能大比武,通過同培訓、同考核、同比武,打造全市高質量政務服務隊伍。



    辦理形式多樣化

    群眾可以線上通過政務服務網、鄂匯辦APP、楚稅通APP申辦業務,也可以線下到最近的便民大廳、24小時政務服務廳辦理業務。同時,根據群眾需求,市鄉村三級便民服務機構常態化開展上門服務。



    數據賦能便利化

    持續在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上精準發力,深入推進電子證照應用。目前,宜都市減材料標注率達到100%,辦事環節、跑動次數分別減少87%和75%。全市總事項承諾時限較法定時限壓縮95.62%,即辦件占比達到97.58%。

    接下來,宜都市將多措并舉、務實發力、深化改革創新,在“便民、利企、促發展”上下功夫,把企業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心頭大事”來辦。持續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下沉,將便民服務從“窗口”搬到“門口”,用我們的“努力指數”換來辦事群眾“幸福指數”的再提升。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