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胡震亞)“趙爺爺,您來猜猜,我這個謎底是什么?”
“趙爺爺,您看看,我這個謎底猜對了沒?”
春日里,宜都市高壩洲鎮中心小學的校園內熱鬧非凡,80歲高齡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青林寺謎語國家級傳承人趙興壽,正被一群活潑雀躍的孩子們團團圍住。多年來,這位銀發老人持續投身非遺助學關愛活動,憑借著對謎語的熱愛與執著,為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增添了絢麗色彩。
12歲時,還是“放牛娃”的趙興壽,在三位啟蒙老師的引領下,踏入了神秘的謎語殿堂,自此開啟了他如癡如醉的“謎”途人生。他不僅全身心沉浸于青林寺謎語的研習與運用,更將授徒傳藝視為使命。1976年,擔任生產隊小隊長的他,巧妙地把謎語融入集體勞作之中;1984年成為村主任后,他以“一支鉛筆+一個練習本”的質樸獎勵,成功在1987年發起首屆有獎猜謎大賽。此后,這場文化接力持續數十載,獎品從最初的牙膏香皂,逐步升級為草帽毛巾方便面,然而,村民全家踴躍參與的熱烈場景卻從未改變。
2006年,青林寺謎語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趙興壽隨即把周邊熱愛猜謎制謎的群眾召集在一起,定期舉辦傳藝講座,開展技藝交流座談。他精心組建鄉村文藝演出團隊,常年活躍在周邊鄉村,以謎歌傳唱為核心開展展演活動。同時,借助大型文化活動以及年節假日的契機,舉辦趣味競猜,現場細致講解剖析謎語,吸引更多群眾投身到謎語活動中來。
在這猜謎制謎的濃厚氛圍里,青林寺村逐漸孕育出豐厚的人文底蘊,形成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青林寺謎語更是先后于2005年6月、2006年5月兩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的舞臺,向全國人民展現了這朵民間文學奇葩的獨特魅力。
如今,青林寺村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秀美的自然風光聲名遠揚,成為旅游開發投資的熱門之地。隨著項目的開發建設,各類民間新產業、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青林寺村站在時代前沿,著眼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帶領村民全力建設集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為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然成為宜都市熠熠生輝的一張文化新名片。
如何引導小朋友們關心國事黨史、深入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趙興壽匠心獨運,以“政治紀律”“四個全面”“改革開放”“斗爭精神”等關鍵詞為謎底,精心創作50多則謎語,把猜謎語與黨史學習教育巧妙結合,創新傳播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輕松活潑、易于接受的方式走進基層、走進校園。
“咱因口啞難于言,彎弓雖好沒有箭;懷恨無心話說明,自有主意在心上?!?/p>
“謎底是‘自強不息’?!?/p>
“正式文件到基層,水邊高臺風景美。己用絲纏自約束,天津水退二人行?!?/p>
“謎底是‘政治紀律’?!?/p>
……
高壩洲鎮中心小學的課間,走廊上熱鬧非凡。一下課,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奔向這里,因為學校走廊文化建設新增了謎語特色文化內容。猜謎成功的學生,不僅能收獲同學們羨慕贊賞的目光,還能前往學校德育處領取專屬的精美小禮品。
為大力推進青林寺謎語文化進課堂、進校園,身為校外輔導員的趙興壽親自創作謎面,謎底涵蓋黨章黨史、行為規范、心理健康、勵志短語等多個方面,在以“謎”促進校園文化、紅色文化建設的同時,也以“謎”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朝著全面化、常態化、縱深化方向發展。
“寒暑假時間充裕,我擔心一些留守孩童孤單無聊,正好利用這段時間給他們講講謎語、唱唱謎歌!”懷著這樣的初衷,趙興壽自掏腰包,將家里三間臨街房屋精心打造成謎語傳承基地,成立趙興壽“家庭謎語傳習所”,這里隨后成為了“宜都市中小學生非遺傳習基地”。
通過持續組織發起“紅心向黨 助力成長”活動,趙興壽向青少年詳細講解青林寺謎語文化的起源、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以及謎語文化的保護及傳承知識,積極引導青少年知謎、懂謎、愛謎,為青林寺謎語的傳承筑牢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擴大謎語助學的影響力,趙興壽主動與研學培訓機構攜手,熱情接納宜昌市范圍內學校的研學旅行活動。他免費為老師和學生們講授謎語課程近20場,毫無保留地將制謎猜謎的基本方法傳授給廣大青少年。他積極號召發起“謎語進課堂”活動,成功將青林寺謎語納入高壩洲鎮中小學鄉土教程。如今,高壩洲鎮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已成為青林寺村謎語面向社會傳承和推廣的重要陣地,每周專門開設一節謎語課。學生們通過學習,均能熟練掌握10-30條謎語,還可獨立創作5- 10條謎語。在他的不懈努力與積極奔走下,2021年高壩洲鎮中心小學被評為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示范基地。
作為公認的“謎語簍子”“謎歌大王”,趙興壽憑借幾十年如一日的傳習堅守,為青林寺謎語的傳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青林寺村2017年入選中國首批名村志,2020年被評為湖北旅游名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這一系列榮譽的背后,趙興壽功不可沒。坐在裝修簡樸的家中,看著自己榮獲世界和平民間藝術大賽金獎的謎語作品《田字謎》,這位7次登上央視舞臺的老人,一臉滿足:“這一生,就為謎語這一件事活著?!?/p>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