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譚曉雪 劉曉婧)山間薄霧未散的清晨,聶家河鎮的田野間已涌動起蓬勃生機——農機轟鳴聲與農戶的吆喝聲交織,一壟壟新翻的泥土散發著濕潤的氣息。隨著山上片區聯村共建黨委的正式成立,聶家河鎮以“組織聯建、產業聯動、資源聯享”為突破口,邁出了鄉村振興“抱團發展”的第一步。
從“單兵作戰”到“握指成拳”
“過去各村發展各自為戰,如今聯村黨委‘一盤棋’統籌,干部們坐在一起謀出路,思路更清了,干勁更足了!”鳳凰池村黨總支書記周友洪感慨道。
今年聯村共建工作啟動以來,聶家河鎮整合白家淌、鳳凰池、丁家坪、王家坪四村力量,設立固定議事陣地,建立“月調度、季觀摩”機制。目前,半高山蔬菜產業委員會已召開3次聯席會議,圍繞蔬菜延季種植、電商直播賦能、三產融合等議題達成多項共識,為后續合作奠定基礎。
從“零散布局”到“產業成鏈”
立足山地資源優勢,山上片區規劃“一主多特”產業布局,以1300畝蔬菜種植基地為主導,聯動發展茶葉、中藥材、油菜等特色產業2000余畝。當前,丁家坪村蔬菜大棚正在搭建,白家淌村中藥材已種植100畝。
自“聯村共建”直播間開播以來,4名本土主播累計完成15場直播,其中土蜂蜜、煙熏臘肉深受大眾喜愛,訂單覆蓋廣東、江蘇、海南等省份。
從“分散經營”到“抱團共贏”
“以前自己種菜,銷路窄、價格低,現在黨委帶頭搞聯建,給我們兜底,更有保障了?!?6歲的鳳凰池村菜農老李說道。
片區黨委探索“訂單+兜底+互補”三類聯農機制,訂單由洞藏酒業等企業與農戶簽訂保價收購協議;兜底通過可也農業提供技術支持、保底收購和效益保障;互補則依托“村集體+合作社+企業+農戶”架構,通過土地流轉整合資源,推動規?;洜I與多方共贏,片區群眾對“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增收”的期待愈發強烈。
下一步,片區黨委將緊扣“機制長效化、產業效益化、共富具體化”目標,持續完善機制、拓展市場渠道,讓“聯村共建”的實踐成果更深融入田間地頭、更直接惠及家家戶戶,結出更多“共富果實”。
(責編:劉娟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