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牛靖冉)五月驕陽炙烤大地,正值柑橘第一次生理落果關鍵期,紅花套鎮萬畝橘園“喊渴”。為保障柑橘穩產豐產,該鎮搶抓農時,統籌推進清江提水工程,讓汩汩江水順著大溪灌區主干渠奔騰而下,為橘園送去生長“甘霖”。
此次行動堪稱“硬核”:鎮里投資80多萬元新建清江提水泵站,160KW大功率機組開足馬力,每小時800立方米的引水量,構建起“外源補水+內渠輸送”的高效灌溉網絡。南橋村村民與時間賽跑,短短幾日提水灌溉32口堰塘。清水浸潤下,橘樹枝頭綴滿希望的新綠?!斑@水來得太及時!堰塘蓄滿了,今年收成穩了!”村民望著碧波蕩漾的堰塘,臉上笑開了花。
當南橋村率先“解渴”,水利“接力賽”隨即展開:西干渠率先完成階段性輸水任務,暫時“收工”待命;東干渠沿線村莊則火力全開,持續推進灌溉作業。與此同時,紅花套鎮加碼投入20余萬元抗旱資金,打出“建井+修井+抽水”組合拳——6口新機井破土而出,7口水井修繕一新,26臺抽水設備晝夜轟鳴,將江水、井水引入60多口堰塘,構建起多層級水源保障網。
紅花套鎮水利工作負責人李發成介紹,后續將依托智能監測系統,實時掌握柑橘生長需水動態,精準調配灌溉方案,最大限度釋放水利設施效能。同時,大力推廣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通過現場培訓、示范引導,幫助農戶科學用水,以精細化管理護航柑橘穩產豐產,為群眾增收致富筑牢“水利防線”。
(責編:向姝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