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梅翠綠 孫賈夢)5月20日上午,王家畈鎮小河村八組一村民院內粽香四溢,40余名村民齊聚一堂,參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的“粽情相約迎端午”活動。
折葉、填米、捆繩,大家一邊交流包粽技巧,一邊分享節日故事,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第一次包粽子,葉子總是不聽使喚!”楊玉芳阿姨舉著“開口”的粽子自嘲,引得周圍人連連支招。
“褶子要捏緊,繩子得繞兩圈?!?5歲的曹詩蘭奶奶是村里公認的“包粽能手”,他手把手教年輕人捏褶、扎繩,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滿了形狀各異的粽子。
“模樣不重要,情誼最珍貴!”村民吳光貴大叔笑著說道。
現場,聯村干部還架起手機直播,讓在外務工的村民“云圍觀”家鄉的粽香與溫情。
趣味競賽將氣氛推向高潮?!胺蚱薇晨勘尺\氣球”環節中,吳光貴夫婦2分鐘擠破22個氣球奪冠,妻子李翠萍卻將獎品空調被轉手送給村頭怕冷的張奶奶;搶凳子游戲里,51歲的李德瓊嬸娘連贏3輪,捧著獎品笑言:“比追劇帶勁多了!”
在端午民俗知識問答中,“掛艾草驅邪避疫”“粽子源于紀念屈原”等答案頻頻被搶答。村民吳光清答對3題獲贈三床棉被,也轉身便送給了獨居老人李奶奶:“東西雖少,能幫到人就好?!?nbsp;
活動尾聲,志愿者將200多個粽子分裝成30余份“愛心禮包”,送往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
“活動不搞花架子,就圖讓大伙兒實實在在樂呵?!毙『哟妩h總支書記陳海燕介紹,今年以來,該村已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3次,組建“銀發宣講團”“飛鳥志愿者”等2支志愿服務隊,村民參與率較去年提升40%,“下一步,村里將持續以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傳統文化與文明新風浸潤鄉村生活?!?/p>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