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何強 閆海文)近年來,潘家灣土家族鄉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積極探索推動全鄉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途徑,全鄉各族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
強化產業支撐。圍繞各民族共同富裕本質要求打造“萬畝茶園”,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新興經營主體,推進“提升綠茶、振興紅茶”計劃,孵化茶葉企業40多家,發展有機富鋅茶3.2萬畝。培育潘家灣宜紅、飲博士宜紅、將軍紅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讓各族群眾攜手步入產業發展的快車道。
實施生態富民。立足民族鄉資源稟賦優勢建設“高山特色蔬菜園”,發展高山蔬菜、中藥材、獼猴桃和魚腥草等特色農業4200余畝,帶動周邊長陽、五峰內80個農戶發展特色產業?!案呱嚼渌住背晒α慨a上市,高山綠色蔬菜畝均收益超過1萬元。宜昌泥巴人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在五峰、長陽及鄉內共計發展魚腥草種植近1500畝,帶動三地400余戶群眾每戶每年增收近3000元。
發展“飛地經濟”。爭取市級差別化支持政策發展“飛地經濟”,招引更多支柱性優質稅源企業落地宜都市飛地產業園區。2022年全年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2個,累計投資額3.04億元,限上商貿業企業5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2023年全鄉稅收收入可突破1億元。近年來,全鄉招引各類鄉賢能人回鄉創業,30多個“飛地”項目成功落地。宜都市富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鮮文學,在外出打工數十載,招引回鄉后,在陸城城區發展餐飲服務等行業,帶動鄉內群眾400余人就業。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