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李甜甜)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作物穩產穩收的關鍵基礎設施。為應對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帶來的干旱問題,宜都市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指揮部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在遍野橘紅間修建水利設施,為試點試驗項目片區內橘園“解渴”。
試點試驗項目立足片區內的特色柑橘產業,積極打造含柑橘示范園在內的“一圃三園”建設項目,共打造示范園7個,面積近萬畝,主要用于展示柑橘種植的最佳技術,包括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機械化操作、數字設備應用等,不僅提升了柑橘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也進一步為紅高片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助力。
目前,柑橘示范園中的新建水利設施建設大部分已完成,投入使用后可長期保障園內柑橘灌溉用水。其中,白洪溪柑橘示范園中,新增水井1口、水泵1臺,鋪設抗旱供水管道2000米,清理整治堰塘8口。窯坡垴柑橘示范園中,鋪設抗旱抽水管道6000米,配套抽水機臺6臺,整修溝渠700米,鋪設50畝灌溉用水管道。南橋柑橘示范園中,新建抗旱提水站3處,清理整治堰塘3口。
“這幾年的持續高溫天氣,可真讓我們農民傷了心,尤其是今年,我家的柑子因為干旱減產了不少,柑子大小和品相也都不抵往年,收成自然也就少了。不過現在好了,多虧了綜改項目的建設,幫我把家門口的堰塘整治好了,柑園里以后灌溉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看天吃飯了!’”白洪溪村村民滿懷期待。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