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尚斌 尤田)近日,隨著最后一處河垱氣盾壩安裝調試完成,宜都市枝城鎮三利垸農田水利防洪排澇提升工程(二期)主體工程順利完工。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在6月18日爆發的強降雨過程中,工程新建的關鍵設施——大湖沖橋、獅子山氣盾壩、朱家套氣盾壩、紅巖河氣盾壩及譚芳河橋等,有效發揮了防洪排澇效益。
監測顯示,新橋河小流域行洪暢通無阻,全程未出現積水滯洪,有力保障了周邊農田及居民區安全度汛,標志著工程初步設計目標圓滿實現。
該項目是宜都市水利基礎設施及環境治理的核心項目,概算總投資4198萬元。建設范圍覆蓋枝城、姚家店、聶家河三鎮,系統實施了五大工程:河道行洪達標工程、堤防提檔升級、水生態修復、生態補水系統及小微水體治理。工程具體內容包括:完成河道清淤清障20公里,實施岸坡整治及阻水橋涵改造;對三利垸2.195公里堤防進行除險加固,新建2.4公里防汛公路及配套水情自動監測系統;同步推進沿線關鍵節點景觀提升與人居環境整治;新建生態補水通道,保障河道生態基流。
本次強降雨成為檢驗工程質量的“試金石”。新建的大湖沖橋、譚芳河橋有效暢通了河道關鍵卡口;獅子山、朱家套、紅巖河三處創新性采用的“氣盾壩”結構在分洪削峰過程中表現尤為突出。工程效果獲得了當地村民的普遍贊譽,“往年大雨必淹的路段,這次居然毫無積水!”
該工程通過系統化治理,將防洪排澇能力提升與生態修復深度融合。不僅成功消除了流域內歷史遺留的險工險段,還通過實施生態治理、生態護坡等措施,顯著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區域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水利保障。
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總工程師李小輝表示,將持續強化工程后續管護工作,確保防洪排澇體系長效穩定運行,切實守護流域安瀾。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