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大美宜都 > 文潤宜都

    文潤宜都

    憶“黑仔”
    發布日期:2024-03-25 來源:李姜潔 編輯:宜都融媒體

    清明懷故人,尺素寄哀思。謹以此文,紀念宜昌市民協原副主席、宜都市民協原主席楊培新離世兩周年——

    文 李姜潔

    提起“楊黑仔”,十里八鄉無人不知?!八莻€大好人!”熟悉他的人,總是交口稱贊。

    ——可是,好人不長命……

    憶起他,眾人不免要嘆惋,還有人要抹一把涌到眼眶的淚。而我,總要想起那個再也無法實現的約定,只能到他的墳頭去訴說……

    人間少了一個好人,我痛失一位勝似親人的“忘年交”!陽臺上,我從他家移植來的多肉,正在春天的風里抽枝吐蕾,他,這個黝黑、壯實的漢子,卻長眠在一抔黃土之下。

    人的生命啊,有時竟不如一介草木!

    有誰能料想,那些看不見的腫瘤細胞,那些攜著病毒的細胞,會從他的直腸開始入侵,直至潛伏到全身,終于有一天,打倒了這個硬邦邦的漢子。那些日子,眼見著他日漸羸弱,一點一點臉色更黑。2022年春節前不久,一個多月未見,第一眼,我就看到他臉上那種晚期腫瘤病人特有的灰黑、晦暗之色,那種多看一眼就會讓人冷遍全身的死亡的氣息,不由得心下一沉。難道他要被腫瘤打敗了嗎?那么多人打敗過腫瘤,他,一個大好人、黑土地一樣厚實的響當當的硬漢,又怎么不能擊潰這個惡魔呢?

    一直以來,他總是說,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是癌癥病人,他只是病了而已,人吃五谷雜糧,哪能不生???等過了這陣,他就會好的。每個化療、放療療程結束,來不及更多休息,他就忙碌如往、爽朗如往。帶著他的“‘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宜都市文聯民協文藝志愿服務隊”,到機關、到工廠、到學校、到福利院……忙活動、忙慰問、忙演出,就像他已經恢復如常。

    就如以往,即便在病中,他和他的“‘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宜都市文聯民協文藝志愿服務隊”的鮮艷旗幟,仍閃耀在宜都的田間地頭、村村落落。拿出他的“黑仔藝術團”的全部行頭、所有人頭,搭舞臺、拉音響、排節目,他帶領民協一班人成功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文藝惠民演出等大型文藝活動,贏得各界好評。傳承保護宜都民間文化遺產,珍藏歷史記憶,讓地方特色文化瑰寶熠熠生輝,仍是他的致力追求。繼推送出版青林寺謎語、宜都故事系列書籍之后,組織會員編纂出版了《白鴨垴民間故事》《漁洋河故事地方民俗文化書籍》等書籍;力爭宜昌民協支持,成功推送宜都市高壩洲鎮白鴨垴村成為宜昌市首個“民間故事村”。就是在病中,他仍多方奔走,在枝城鎮、姚家店鎮、高壩洲鎮、紅花套鎮成立了宜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鄉鎮分會,將“‘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宜都市文聯民協文藝志愿服務隊”的隊伍發展得更加壯大。

    我在文聯工作多年,深知文聯所屬各文藝家協會的不易,而要當好協會主席,更是難上加難。一個民間組織的“官位”,無錢無權,無名無利,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當,不是僅憑興趣愛好和專長就能當好的。

    和其他協會相比,民協隊伍年齡偏大、文化層次不高,相對來說難題更多。有的“老小孩”一言不合就鬧著要“散伙”、要“退群”,甚至為爭個廣場舞舞伴,你告他的狀、他拆你的臺;有了可以掰著手指數一數的成績,“文人”那股子瞧不起人的傲氣又不自覺漂上來……然而他當民協主席多年,從來沒有扯皮拉筋的事需要文聯出面協調。他容得下最難相處的人,把最難聽的話當耳旁風。在新老主席的接力傳承下,宜都民協發展成1500多人、10個分會,宜昌乃至全省會員規模領先、成績領先的隊伍??梢韵胍?,收獲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昂笔炐阄乃囍驹刚摺薄昂泵耖g文藝杜鵑花獎·民間文化守望者”“宜昌楷?!薄耙瞬駞f主席好榜樣”“宜都市道德模范”……他家中客廳懸掛的塊塊獎牌,他視若珍寶,他說,這是民協大家庭共同的榮耀,是鼓舞所有人攜手前進的旗幟。

    他不僅擁有一位優秀的協會主席必備的文藝情懷、社會活動能力、犧牲奉獻精神,更重要的是,將“好人精神”作為民協隊伍的寶貴財富,賡續相傳。從“中國好人”、故事大王徐榮耀手中接過宜都市民協主席的接力棒,他將傳承“好人精神”當作畢生的事業,樹起崇德尚藝、服務人民的鮮艷旗幟。在他的團結帶領下,“宜昌楷?!薄伴芟壬迸硎罉s,國家級非遺傳人、“謎語大王”趙興壽,湖北省陽光達人、宜昌市自強模范、宜都楷模周長青,宜昌市十佳農民、宜都楷模鄧少云,宜昌市優秀文藝志愿者羅德穩,宜昌市最美婦聯人、宜都楷模劉亞玲,宜昌市優秀文藝志愿者、宜都楷模陳毅等一大批德藝雙馨的好人不斷涌現,在向上向善的宜都大地上,蓬勃成一片好人的森林!

    不幸患病的三年多時間里,每有民協及各分會組織的各類活動,他仍場場必到,從不缺席。即便剛剛接受完化療、放療,他也必囑家人開車送他到活動現場,拖著病體經受輾轉顛簸之勞、嚴寒酷暑之苦。如有文藝演出,他必執意要親自上臺表演,就像以前一樣。每每這時,我們總勸他千萬保重身體,萬不可硬撐,而每每他在臺上吹拉彈唱,我們都要為他捏把汗,生怕他支撐不住。如果沒有注意到他在下場后的喘息、他黑而蠟黃的疲憊的臉色,我幾乎以為,他真的快要康復了。

    2022年正月十五,誰會想到,這會是他和大家在一起的最后一個元宵節呢?那天,一大屋子老老小小民間文藝愛好者照例來到他們的“宜昌民間文藝之家”,歡聚在“楊家大院”,架起鑼鼓,舞起龍頭,準備和往年一樣“鬧元宵”,給家家戶戶送去喜慶、熱鬧、祥和。往年,敲威風鑼鼓,一支文藝宣傳隊里的重要角色,非他不可。這次,因為他身體實在太虛弱,鼓手由一名新手擔任。盡管鼓手十分賣力,聽上去卻總差著點什么。他二話不說,脫掉身上的棉大衣,接過兩只鼓錘,左右開弓掄圓胳膊,一瞬間鼓點鏗鏘,氣勢十足。其時,他的病情已使他滿臉炭黑,讓人不忍細睹,然而,在滿院子激昂的鼓聲里,看著他臉上專注、投入,似乎忘記一切病痛的表情,看到他眼中在鼓點里跳動的光,恍然間,我幾乎以為,他還是原來那個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的“楊黑仔”,那個強壯結實虎虎生風的“楊黑仔”。

    他廣交朋友,慷慨大方,仗義疏財,積極投身各類公益活動和文藝志愿服務。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他義務演出300多場次,看望慰問民間藝人、為群眾文化活動和扶貧助困捐款捐物近百萬元。其實,全家老小靠“黑仔藝術團”承接紅白喜事過活,加上近年來對操辦紅白喜事的規定,生意越來越不景氣,他們的家底并不厚實。2022年春節過后,他邀請了近百人,自掏腰包,舉辦了市民協“新春走基層,文藝進萬家”惠民演出。就是在這次聚會上,講起籌辦這次活動所需的花費,我才從他的幾位好友處得知,患病以來,他已經相繼借了數十萬元債務,家中經濟狀況日漸窘迫。幾個月后,當他離世的噩耗傳來,我才知道,這是他傾囊而注,以這樣的方式在和他惦念的事業、和他的親朋好友,作最后的告別。

    他堅強樂觀地和疾病抗爭,是一條錚錚硬漢。即便幾次病情告危,進了重癥監護室,僥幸活回一條命,他仍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聽他的家人說,第一次從重癥監護室回家,他破天荒吃了一大碗飯,還騎上閑置已久的摩托車,高高興興在家附近溜達了好幾圈?!按箅y不死,必有后?!?,他和他的家人都充滿希望,以為蒼天有眼,正在眷顧好人。

    然而不久,他再度被送進重癥監護室,這是我后來才知道的,我從來沒有料到他的病情會發展得這么快。那天,我突然接到他的電話,一開口,他就說:“李主席,我在鬼門關走了一趟,這是我回到人世后打的第一個電話?!睆碾娫捓飩鱽淼穆曇袈牭贸?,他和他的“廖老師”——那個陪伴他從藝三十年艱辛路、他“感謝一輩子的女人”,都掩不住死里逃生的慶幸和喜悅。第一個電話就打給我,可見,我在他心里有多重。

    “我要好好把我在鬼門關的故事講給您聽,可以講三天三夜!”

    “對對,我一定要上門來好好聽您講,講講您是怎么打敗那些妖魔鬼怪的?!?/span>

    我以為,他還會好好的,還有很多時間,和我細細講講他在鬼門關的故事,誰能料想,不久之后,就傳來噩耗!

    這個聽他講講鬼門關的故事的約定,成了永遠無法實現的約定!

    天地含悲,大雨滂沱。聞訊趕來吊唁的車輛排成長隊,在傾天的雨幕里,蜿蜒到數公里以外。一個無一官半職的農民藝術家,竟讓各界民眾、各級官員冒著大雨趕來追思。追悼會上,還來不及聽一聲低回悲凄的哀樂,跪倒在他的遺像前,人們就眼淚簌簌,大放悲聲!

    而我,再也無法聽那個爽朗的聲音講他的故事,我永遠欠著他一個約定了!

    我的手機里,還保存著和他聯系的數條微信。他知我睡眠欠佳,為我推薦各地有名的中醫,四處收羅各種偏方。又在網上找到人氣很旺的直播講座,每到開講時間,必提醒我收看,關心我勝似親人。和他的對話框里,那些曾經的語音消息,我既想重聽,又不敢重聽……

    清明時節思故人,陰陽相隔兩不見。

    嗚呼,世間再無“楊黑仔”

    · 作者簡介 ·

    李姜潔,女,湖北當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愛好讀書、寫作。先后發表30余萬字作品。先后獲得全省“一封家書”征文大賽一等獎等獎項。著有散文集《聽花》。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