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記者在宜都市松木坪鎮徐家灣村看到,該鎮整合項目資金建設的高標準育秧基地投入運營,一株株翠綠色的秧苗在育秧盤中茁壯成長?!盎夭捎盟室惑w化技術,秧苗在育秧盤中生長,栽種時節直接移種到稻田,不僅提高了秧苗成活率,還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被刎撠熑藙Ⅺ愭陆榻B道。
▲育秧基地
位于宜都市東南部的松木坪鎮轄10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36萬畝,是傳統糧油大鎮。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聚焦解決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邊緣化等現實問題,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精品糧油產業,創新實踐“村集體領辦合作社+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模式,蹚出了糧食增產和村集體增收的新路徑。
▲松禾溢香糧油加工基地
鎮黨委書記王家成告訴記者,為盤活土地資源,由鎮政府牽頭成立了松禾溢香合作聯社,7個村集體領辦農業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約5000畝,涉及農戶1230戶,實行品種、耕作、管防、收儲、加工、銷售“六統一”,化零為整開展糧油規模種植。
村集體領辦合作社有哪些好處?王家成認為,一方面可讓閑置的土地“活起來”,合作社實行專業化管理、機械化操作、品牌化銷售,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合作社在為村民提供土地流轉、勞務收入的同時,可有效促進村集體增收。2023年,該鎮10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突破20萬元,部分村達到50萬元以上。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
除了村集體領辦合作社,該鎮還積極招引有資金、有技術、有情懷的能人返鄉發展生態農業,目前全鎮發展農業產業的返鄉能人達200多人,流轉面積超過4000畝。種植大戶袁邦喜在徐家灣村種田三年,土地流轉規模從60畝增加到370畝,為支持他的發展,村里爭取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資金,幫其完善了田地基礎設施建設。
念好“糧油經”,該鎮還有許多新舉措。以聯社和村領辦合作社為主體,把分散的農機、農資等資源整合起來,做好供需對接;大力推廣稻油輪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模式,提升種植收益;舉辦“油菜花節”“插秧節”“豐收節”等農旅融合活動,做優“稻田+”產業發展路徑……
“耕種季機器轟鳴,收獲季糧食滿倉,糧油大鎮松木坪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蓖跫页山榻B,2023年,全鎮實現糧油產量1000噸,銷售收入700余萬元,牢牢守好了糧食生產“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