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奔涌,三峽巍峨。在長江中上游的山水之間,一座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正在書寫新時代的創業傳奇。
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宜昌市通過構建全鏈條創業服務體系,打造出“大學生有夢工場、返鄉者有歸巢、小微企業有舞臺”的立體化創業生態。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069筆60.9億元,數字經濟、現代農業、綠色科技等領域涌現出大批創業新星,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創業圖景,助力宜昌打造漢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撐、長江大保護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筑巢引鳳
完善陣地體系搭建創業舞臺
在點軍區,占地154畝的宜昌市江南科創園內,宜昌青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
江南科創園是點軍區區屬國有企業金輝集團與中電光谷集團合力打造的“宜昌電子信息科技領航基地”,致力于打造算力產業鏈和數字經濟生態。計劃總投資6億元,分三期建設。全部建成后可容納超100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超3000個。
2022年,項目一期工程竣工后,陳南江便帶著他的青葵機器人項目入駐了這里。陳南江是夷陵區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學博士。2022年從北京返鄉,在江南科創園創辦了宜昌青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他的公司有北京、南昌、宜昌三個基地,員工200余人,其中宜昌基地34人,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4人、北京大學碩士1人。
近年來,宜昌市圍繞“3+2”主導產業(現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裝備、大數據及算力經濟、文化旅游),對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等各類現有園區進行整合拓展,加快打造各類創業平臺載體,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宜昌人社部門乘勢發力,大力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和返鄉創業示范園區。
▲三峽創谷
目前,全市共有9個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2個市級返鄉創業示范園。依托醉三峽、微特電子、三峽大學、殘創園,打造四個綜合型、專業型、院校型、特殊型大學生創業服務樣板間,推動全市創業孵化園能級提升。全市17家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在孵在校及畢業五年內大學生創業實體410家,帶動就業1450人。大學生創業孵化工作入選2023年度中國就業十大事件及地方就業創新事件。
▲當陽市光彩置業返鄉創業園
政策護航
全周期扶持破解創業難題
2月4日,正月初七,宜昌秭歸華維物流園。
分揀、裝箱、打標、轉運、裝車……一箱箱鮮橙從長江邊兒(湖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廠區出發,運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2020年初,向文和愛人鄭玉芹回到家鄉秭歸,創辦了這家公司,主營電商平臺精品鮮果銷售?!盎剜l創業不到一年,已經掙到了12萬元,比前一年在外打工多掙了4萬元?!?/p>
▲秭歸華維物流返鄉創業園
秭歸縣被譽為“中國臍橙之鄉”,種植面積40萬畝,年產量80萬噸。產業興旺催生電商蓬勃發展,吸引了大批與向文一樣的打工人返鄉創業。全縣2600余家電商企業在云端掀起一場“橙色風暴”,每年線上銷售臍橙25萬噸,銷售額達40億元。
在創業路上,向文始終記得那筆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爱敃r資金缺口大,多虧政府雪中送炭?!?023年,該公司5天內申請到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澳玫竭@筆錢,我馬上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穩住了貨源,也讓鄉親們吃下了定心丸。當年,我還獲得了10萬元的返鄉創業項目扶持資金?!毕蛭恼f。
針對創業者面臨的資金、人才、市場三大痛點,宜昌市打出政策組合拳。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等12部門聯合出臺《“我興楚鄉·創在宜昌”返鄉創業行動實施方案》,為返鄉創業人員在貸款發放、創業補貼、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不僅如此,宜昌市還創新推出“創業政策矩陣”,構建“返鄉有補貼、創業有平臺、稅費有減免、貸款有渠道、用地有保障”的政策支持體系。
設立5億元創業引導基金,實施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最高可獲500萬元貼息貸款;對入選“三峽英才計劃”的創業者給予最高100萬元安家補貼,大學生創業項目可獲3年場地租金全額補貼;新辦小微企業享受“三免兩減半”稅收優惠,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120%;開展“SYB創業培訓”“電商直播帶貨”等特色培訓,年培訓創業者超萬人次。
▲2024年12月夷陵區開展網創(直播帶貨)培訓,學員分組實施夷陵特產帶貨銷售。
服務賦能
全要素保障培育創業生態
1月26日,宜昌人社局推出“大規模推進楚商回鄉和返鄉創業十項措施”。春節期間,宜昌以春風行動為載體,搶抓春節返鄉回流窗口期,市縣聯動對接返鄉楚商,線上線下摸排返鄉留宜意愿,鄉鎮村組叩門服務返鄉人員。期間,調查市外務工返鄉29.9萬人,摸排留宜就業創業意向人員1.9萬,其中有返鄉創業意愿的3786人。
▲春風行動招聘會上,返鄉創業服務區熱鬧非凡。
近年來,宜昌不斷完善創業服務措施,全要素保障培育創業生態。從創業指導、技能培訓到資金支持,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開展“創業一件事”改革、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設置招聘會返鄉創業專區,為返鄉創業企業指定人社服務專員,一企一策保障企業用工需求,提供幫辦代辦社保參保、人社政策補貼等業務。梳理發布一季度創業培訓班期51個,計劃培訓1520人,幫助有需求的返鄉人員提升創業能力。
開通返鄉創業咨詢熱線,推出“宜起創”路線圖、返鄉創業指南、返鄉創業優質項目庫,讓外出人員返鄉創業有方向、有資源、有信心。設立創業導師團,由行業專家、成功企業家、投資人等組成,為創業者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和咨詢服務,幫助他們規避風險,少走彎路。
構建返鄉“創業宣傳、創業培訓、創業政策、創業平臺、創業服務”聯動的支撐體系,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根據返鄉人員創業意愿和不同創業階段,開展“產生你的想法”(GYB)、“創辦你的企業”(SYB)、“改善你的企業”(IYB)和網絡創業培訓等培訓課程,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保障,讓他們在宜昌這片創業沃土上能夠安心創業、放心創業。
強化創業政策扶持,積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場租物業費減免、水電暖費定額補貼等政策。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30億元,落實返鄉一次性創業補貼1213.5萬元。
枝江市建立“創業110”機制,鄉鎮專員24小時響應需求。當陽市推出“創業體檢”,組織專家定期為企業把脈問診。
夷陵區打造“創業沙龍”,定期邀請行業專家、投資人等與企業面對面交流,提供市場趨勢分析、融資策略建議等。
西陵區依托社區,設立了多個“創業驛站”,為初創企業提供低成本辦公空間、創業培訓、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這些舉措不僅讓創業者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業熱情和創新活力。
▲枝江市電子商務產業園
今年1月以來,宜昌利用外出務工人員回鄉過年時機,依托鄉鎮綜合服務平臺調查29.9萬市外務工人員返鄉意愿,對5.2萬節前返鄉人員開展對接服務,了解留宜就業創業意愿和求職培訓需求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161場,達成就業意向15386人。
生態營造
立體化傳播點燃創業激情
每年的“宜起創”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成為全國大學生的創業盛事?!耙似饎摗贝髮W生創新創業大賽自2021年啟動以來,秉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得到了50余所高校大學生的關注,吸引1223個項目參加,173個大學生創業項目獲得扶持資金124萬元,有力激發了大學生創業創新活力。
“參賽不僅獲得投資,更是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薄八灏毒G——基于AB生物菌多孔質生態混凝土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負責人表示,其生態混凝土技術已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
▲獲得宜昌市第四屆“宜起創”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創業組和創意組一二三等獎的參賽選手與專家評委合影。
在這片創業熱土上,宜昌正以包容的胸懷,迎接來自各地的創業者云集,并從稅收、租金、場地、融資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大賽獲獎者可享受創業擔保貸款3年貼息,免費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優先推薦簽約及風險投融資渠道,優先認定為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項目,優先推薦參加全省創業大賽和其它創新創業大賽等系列政策支持。
2022年起,為增強參賽項目的“理論+實踐”能力,大賽組委會邀請就業創業研究和指導專家、成功創業企業家及創投行業領軍人士組成大賽評審委員會,對參賽項目進行點評和指導,并從問答技巧、項目規劃、戰略、財務、營銷、技術,人力資源管理、風險危機管理、生產品質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線上集中創業能力指導培訓,切實提高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為精準匹配宜昌市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項目需求,邀請參賽項目團隊與匹配企業就項目前景、后期合作、參與研發、成果轉化落地、投資意向等進行深度洽談,促進創新項目在宜落地轉化。自2021年大賽開辦以來,70個項目落地宜昌。目前,宜昌市17家市級以上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在孵創業實體共879家,帶動就業5000余人。
▲夷陵區醉三峽孵化創業園
大力宣傳返鄉創業優惠政策、服務舉措和典型事例,營造創業、興業、樂業濃厚氛圍。組織開展返鄉創業座談會、推介會、鄉情懇談會和“高校學子看家鄉”實踐體驗活動等,宣傳宜昌發展成果、規劃機遇及“1+4”人才新政。精心制作返鄉創業專題片,推出李軍、閆鳳娥、孫小華等多名返鄉創業典型,發揮“頭雁效應”,引導在外人才人口返宜就業創業。一個個創業故事深入人心、發人深省,全民創業熱情受到激發。
碩果滿枝
多領域綻放創業之花
孵化高新技術企業28家、省級雙軟企業9家、規上限上企業7家,多項創新成果運用于三峽電站、港珠澳大橋等重點工程。這是宜昌微特智慧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成立以來,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在能源領域,返鄉創業人員楊群久帶領公司員工,憑借積累的豐富能源設計和管理經驗,解決一系列新能源產業“卡脖子”技術。帶動就業300余人,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生物醫藥領域,理科博士詹滔帶著最新技術回饋家鄉,探索大宗化學品的綠色制造方式,進一步提升生物技術創新能力,為生物產業發展提供新引擎。操亞鋒以“助力鄉村振興”為宗旨,短短3年時間,打造了一個基于社交電商+創新F2B2C模式的創新型電商創業團購平臺,注冊用戶達80萬人,年銷售額達500多萬元。
2024年9月24日至26日,在人社部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大賽上,全國461個頂尖的創業項目同臺競技。宜昌市推薦的“菌”美山河-獨創AB菌生物技術、高壓裸導線遠程測力的開創者兩大項目,在綠色經濟、現代服務專項賽巔峰對決中脫穎而出,分獲二等獎和創翼之星獎。
▲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綠色經濟類路演評審活動的12個項目團隊合影。
這是宜昌在“中國創翼”國賽中首次斬獲如此佳績。兩個項目獲獎,不僅是對宜昌創業氛圍和創新能力的肯定,更是對宜昌創業政策的生動詮釋。
持續實施“頭雁領航·創聚宜昌”計劃,依托三峽大學為主導的高校創新創業聯盟,連續5年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創業扶持項目云宣講,組織各縣市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創業者參加,邀請省人社部門、創業科研機構專家進行指導,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才聚荊楚·創業湖北”2024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宜昌參賽選手向亮亮、王皝兩人分獲大獎,分別獲得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18萬元、15萬元,這是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舉辦以來,宜昌市歷史最好成績,也有力地推動宜昌大學生創業孵化載體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
創業帶動就業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三年翻了一番,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3200多家,43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近2500家,創造崗位18000余個。
目前,宜昌正在面向高校師生大規模推進以科技為支撐的創新創業,面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大規模推進以鄉情為紐帶的返鄉創業。隨著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三峽水運新通道等重大戰略實施,如今的宜昌正在譜寫新時代“長江之歌”的創業樂章。正如創業者們所言:“在宜昌,每個夢想都能找到生長的土壤,每次創新都能聽見回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