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咸寧市委書記周鋒:當好支點建設生力軍 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
    發布日期:2025-02-15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宜都融媒體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振求

    聚焦助力支點建設,咸寧如何擔當作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了咸寧市委書記周鋒。

    在支點建設中彰顯咸寧擔當

    圖為航拍咸寧高新區,一列城鐵列車穿城而過。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問:全省“新春第一會”強調,推動各領域、各層級工作都向支點建設聚焦發力。咸寧如何在支點建設中發揮優勢、找準定位?

    答:全省“新春第一會”,聚焦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進一步明方向、定任務、抓落實,充分體現了對標對表的政治自覺、胸懷大局的戰略清醒、繼往開來的歷史主動、奮勇爭先的責任擔當。

    我們按照“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的總體原則,自覺把咸寧工作放在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和建成支點大局中考量,認真思考在“支點建設”中咸寧如何發揮優勢、找準定位。綠色生態是咸寧的最大優勢,綠色發展是咸寧發展的根本路徑。咸寧生態本底良好,市域藍綠空間占比74.05%,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5年穩居全省前三,生態質量穩居武漢都市圈第一,是中國桂花之鄉、溫泉之鄉、楠竹之鄉、茶葉之鄉;產業特色鮮明,我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因地制宜發展大健康、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其中大健康產業集群加速邁向千億級,飲料產業匯聚近400個品牌、年產飲料70億罐。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1944.57億元。

    我們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確立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的目標定位。這是咸寧在支點建設中擔負的重要使命,是實現趕超跨越發展的迫切需要,是發揮生態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全省“新春第一會”精神,以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為牽引,推動全部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聚力,當好支點建設生力軍,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聚焦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

    圖為位于咸安經濟開發區的湖北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車間,生產線上機器人飛舞、工人忙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問:咸寧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謀劃了哪些具體抓手和工作舉措?

    答:我們重點謀劃實施產業倍增、科技賦能、動力培育、能級提升、幸福咸寧“五大行動”,每個行動逐一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實施方案,采取超常規舉措,確保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達目標,推動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整體提升,努力在全省高質量發展賽道上奮勇爭先。

    一是大力實施產業倍增行動。深度對接全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重點推動大健康、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打造五個千億產業集群;突破性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能源等新興未來產業,加快構建“5+4”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今年規上企業超1200家,到2027年五大主導產業營收突破4000億元。

    二是大力實施科技賦能行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建好用好科創供應鏈平臺、光谷科創大走廊咸寧功能區、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等創新平臺,加快打通“轉化—孵化—產業化”循環鏈條,力爭今年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8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7%。

    三是大力實施動力培育行動。統籌推進防風險、擴投資、暢循環、育新質、促轉型,堅持試點先行、增量先做,持續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國企功能性改革、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市域易地投資支持政策等重點改革事項,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

    四是大力實施能級提升行動。深化市區一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統籌中心城區生產力布局,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引導各縣(市、區)培育壯大2—3個根植性主導產業,提升縣域經濟實力,力爭地區生產總值2027年超過2400億元。

    五是大力實施幸福咸寧行動。健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統籌協同機制,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保持在78%以上,常態化開展民生需求調查,從解決教育、醫療、養老、托幼、文化等民生問題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抬高標桿加壓奮進勇爭一流

    圖為位于咸安經濟開發區的湖北中港金屬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在操作激光切割機趕制幕墻鋁板訂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問:咸寧如何強化爭先意識,為支點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答:我們將按照“敢與好的比、敢與快的賽、敢與強的競高低”的要求,找準參照物、建好坐標系、勇于爭一流。

    一方面,自我加壓、奮起直追。當前,咸寧最大的問題是發展不夠。對此,今年我們確定的目標要求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圍繞這一目標要求,今年設定的主要經濟指標與2024年初相比有一半指標提高了1—3個百分點。目前,已開展一季度“開門紅”十大活動,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牢基礎。

    另一方面,對標先進、比學趕超。強化對標意識、爭先意識,市級和各縣(市、區)分別選取1個沿海發達地區作為對標城市,制定三年趕超計劃,項目化、清單式推進,做到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夯實跨越趕超硬支撐

    圖為航拍咸寧高新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問:咸寧將如何做實項目支撐?

    答:我們將始終秉持“第一是項目、第二是項目、第三還是項目”的總體原則,堅定不移將項目工作放到頭等重要位置緊抓不放,把發展目標、路徑、政策、舉措鎖定到項目上,統籌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三篇文章”,推動“要素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形成“謀項目、爭項目、招項目、建項目”的項目建設全周期管理閉環。建立上級政策文件定期學習研究機制,搶抓政策窗口期,做實目錄庫、儲備庫、實施庫,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達產一批”的梯次接續格局。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和方式,更加注重存量項目增資擴產,更加注重增量項目精準引進,力爭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220個,簽約當年開工率75%左右。

    另一方面,形成“領導帶頭、責任上肩、定期調度、考核評比、結果運用”的項目推進工作閉環。建立市級領導領銜包保服務項目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定期調度機制、服務項目成效與干部考核評價掛鉤機制等,重點項目全部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領導、部門、區域。今年一季度,全市集中開工項目140個、總投資1002.6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1.7倍、2.4倍。尤其是聚焦咸寧支線機場、長江咸寧港、國際陸港、咸寧海關、保稅物流中心、溫泉桂花集聚發展區等重點項目,一個項目組建一個攻堅專班,明確由一名市領導牽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切實把咸寧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盡快轉化為發展勝勢。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