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央媒看湖北|《新聞聯播》頭條關注恩施營上村:“問題村”“后進村”變身旅游村
    發布日期:2025-02-23 來源:長江云新聞https://m.hbtv.com.cn/p/4505243.html 編輯:宜都融媒體

    湖北這個小山村要火了!

    2月21日晚,

    湖北恩施營上村登上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

    再想低調也難啦!

    2月21日,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聚焦湖北恩施營上村。一個昔日的“問題村”“后進村”,如何脫貧致富,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村?一起來看看~

    恩施這個小山村上了《新聞聯播》

    以下是報道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要把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搞好,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支撐。眼下,各地立足特色資源,進一步創新旅游模式、升級產品、優化服務,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眼下,湖北恩施營上村的村民們正平整土地、修建草坪,趁著旅游淡季將村容村貌提檔升級。營上村地處武陵山區深處,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但鮮有人至也為這里保留了原生態的旅游資源。脫貧攻堅戰打響后,當地依托恩施大峽谷景區的開發,以“旅游+扶貧”的方式,大力發展種植業和旅游服務業。開發一個景區,帶活一方經濟。近年來,包括營上村在內,恩施大峽谷風景區管理處所轄的6個村(居委會)依托旅游資源,先后發展農業經營市場主體28家,發展出茶葉、葡萄、黃金梨等現代觀光農業。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恩施大峽谷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近3.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800萬元。

    窮山惡水出刁民?你不知道的營上村

    沒有硬化路!沒有到戶自來水!沒有網絡信號!

    一年到頭都在田里挖!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這就是曾經營上村的真實寫照!

    營上村在哪?距離恩施城區59公里,國土面積22.93平方公里。

    營上村的代名詞:“問題村”“后進村”。

    大山深處,貧窮落后,民風彪悍,基礎設施滯后,自然生態破壞嚴重,成材的樹木就砍了賣錢,小一點的樹木就用來燒炭,就連茅草都被人家割回家養牛喂馬、燒飯做菜。

    絕壁峽谷變“金山”

    轉機在2005年!

    神秘的恩施大峽谷成為了營上村生命里的光!

    中法聯合科考隊向世界發出了一條驚人的消息:“這里有一條神秘的大峽谷,自然景觀舉世無雙,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

    2007年,恩施大峽谷景區開發正式啟動;

    2008年,景區試營業。

    扶貧!抓住旅游業這個“牛鼻子”

    與此同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的脫貧和小康建設,國家民委牽頭聯系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

    游客多,路狹窄,有的地方寬不足3.5米,到處坑坑洼洼,兩輛麻木車并行都成問題。遇上雨天水沒過小腿,騎摩托車的人“10個有9個都栽過跟頭”。

    修路!村“兩委”在多次召開群眾會統一思想,邀請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能人和村干部一道,上門入戶做群眾思想工作,最終,30戶村民一致同意讓地修路。

    2013年、2014年,國家民委牽頭聯系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先后兩次視察恩施,特別強調要抓住旅游業這個“牛鼻子”,積極推進旅游扶貧。

    2014年12月,全國旅游扶貧現場會在恩施召開。

    2020年,營上村被確定為全國宅基地改革試點村,有償騰退,收回的宅基地將由村里統一進行交易,拿到產權證書的部分村民通過質押申請銀行貸款,先后5戶村民貸款金額達205萬元。

    盤活了農村資產,促進了產業發展。

    村村寨寨是景區、家家戶戶是賓館、人人個個做旅游!

    全國第一批旅游扶貧重點村+“退耕還林”政策+齊心協力修路+盤活農資+逐漸鼓起的荷包

    村民們意識到:保護好綠水青山,就是守住發展的金山銀山 !

    2010年,鄂旅投重倉恩施大峽谷,“4A”躍升“5A”;

    向明富、騰先壽、劉小紅等黨員率先開辦農家樂;

    2018年,5A級景區恩施大峽谷被譽為“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 ;

    2019年,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24年國慶假期,恩施大峽谷接待游客9.3萬人,實現旅游收入2391.63萬元 ;

    2025年春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近3.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800萬元。

    茶葉、葡萄、黃金梨不愁賣

    現在的營上村——飛檐翹角、亭臺樓閣、雕梁畫柱、穿木竇筍、走馬轉角。

    以峽谷絕壁為背景,打造青瓦白墻木門窗式的土家吊腳樓,修舊如舊,年代越久遠,越有味道。

    農旅結合,營上村從2013年不足300畝的硒茶種植面積,擴大到現有的6000多畝(2023年7月數據)。

    梨樹種植面積已發展至2200多畝,梨子年產量從2010年的2萬噸提高到6.5萬噸,梨產業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300余萬元收入,每年吸引游客20萬人次以上,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1.5萬元以上(2024年5月數據)。

    春可賞梨花、秋可摘梨果,民宿和農家樂從30多到70多家,產業年收入超過200萬元(2024年5月數據)。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