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明助 實習生 方菲音 攝影 張仰強
掌上咸寧報道
全省“新春第一會”明確提出,“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創新策源力”進一步釋放了科技創新是引領支點建設第一動力的強烈信號。
我市謀劃實施“產業倍增、科技賦能、動力培育、能級提升、幸福咸寧”五大行動,將科技賦能作為重要支撐,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奮勇爭先當好支點建設生力軍。
湖北世豐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
“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四月份,客戶包括比亞迪、理想、小鵬等?!?月28日,位于咸寧高新區的湖北世豐新材料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程登峰介紹,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各類海綿,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內飾、醫療防護、工業鑄造等行業,市場廣闊。
科技創新,是企業站穩市場、持續壯大的成功密鑰和不竭動力。
湖北世豐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材料陶瓷過濾海綿,可耐受1300℃高溫。以前,類似產品需從國外進口,每立方米售價七八千元;如今,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咸寧造”,單價降至每立方米2800元左右,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該公司繼2023年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2024年,再次入選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
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
這只是我市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一個場景。市委、市政府集中優勢資源力量,支持企業重大科技攻關,以科技創新蓄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維達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無塵生產車間
去年,全市獲得湖北省科技獎13項,其中本地企業(科研團隊)牽頭完成5項;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92.22億元,同比增長16.5%;全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720家;通過入庫科技中小企業2024家,同比增長45.7%。
紅牛飲料自動生產線
今年2月,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設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12個方面明確重點建設方向和具體支持辦法,“真金白銀”激勵科技創新,加大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力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更好服務全市“5+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措施》提出,對在咸寧新建的湖北實驗室分支機構,建成運營后按照投資總額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貼500萬元。同時,對認定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給予50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的,給予100萬元獎勵。
此外,對認定為湖北省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綜合型技術創新平臺、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性研究所(公司)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湖北省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工業設計研究院的,給予50萬元獎勵。
對企業牽頭組建的市級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當地按照投資總額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貼100萬元;對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按照優秀、良好兩個檔次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補助;對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通過績效評價后給予10萬元一次性補助。
全市科技創新大會舉行
2月26日,咸寧市科技創新大會舉行。會議視頻發布2024年咸寧市科技創新成果,安排部署新一年科技創新重點工作,吹響全市科技創新“集結號”。
2025年咸寧市科技創新大會現場,市民體驗穿戴式AI智能設備
會議提出,2025年,咸寧將重點實施“五大工程”,奮力打造全省科技創新重要增長極。一是實施全域創新能級提升工程,優化高質量創新空間布局;二是實施科創平臺提能攻堅工程,強化高能級科技力量支撐;三是實施產業科技深度融合工程,構建高層次現代產業體系;四是實施科技英才集聚提質工程,鍛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五是實施創新生態優化塑造工程,營造高熱度的創新創業氛圍。
“以深入實施‘五大工程’為抓手,加快推動全省科技創新重要增長極建設成勢見效?!笔形饕I導表示,將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抓緊抓實,加快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咸寧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努力為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貢獻更多咸寧力量。
責編:劉念
編審:向東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