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空軌下,“武漢造”機器人與兒童共舞。
前有杭州“六小龍”爆火刷屏,后有深圳“十三太?!睓M空出世,近來,社交媒體上,圍繞科創新勢力,各種Title不斷刷屏。
有“方家評說”提出武漢科創企業“十八羅漢”的概念,相關企業涉及人形機器人、先進半導體、智能網聯汽車等多個領域,引起廣泛關注。
“作為科創重鎮,武漢科創型中小微企業眾多,‘十八羅漢’綽綽有余?!?月3日,武漢灝存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熊鵬航說,“從‘零租金工位’到‘全球市場’,灝存科技的成長,可以說是武漢蓬勃創業生態的縮影?!?/p>
01找準定位 推動升級
灝存科技以“神奇的AI識別”為主題,為孩子們講述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領域的前沿知識。
灝存科技出圈始于2025年湖北“新春第一會”。會前,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主導研發的“荊楚一號”人形機器人亮相,其精準的動作捕捉與仿生交互技術引發轟動。
這背后,就有武漢灝存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發成果——通過穿戴設備捕捉人體動作,系統可精確到0.001度的轉角精度與3毫秒延遲,使接受訓練的人形機器人動作更加流暢自然。
這家成立僅7年的企業,憑借這一“穿戴型手勢識別與全身動態捕捉”技術,不僅成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后起之秀”,更被視作武漢高新企業“十八羅漢”中的標桿代表。
作為全國科技、產業重鎮,武漢不缺大企業,但需要更多能守關奪隘的專精特新力量。數據顯示,2024年武漢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348家,但對比深圳、杭州仍缺乏生態型領軍企業。正因如此,武漢也有理由打造“十八羅漢”,讓他們在光電子、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等本地優勢產業中找準定位,從而推動產業鏈從“大而全”向“強而精”升級。
02營造生態 護佑成長
湖北青創園(光谷)示范園內的灝存科技公司,研發人員正在測試實現人機交互的可穿戴型數據手套和全身動態捕捉設備。
要從創業草根成長為“護法羅漢”,離不開武漢的創業生態。2017年,熊鵬航從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學成歸國,在武漢創立灝存科技,瞄準AR/VR人機交互領域。創業初期,團隊擠在40平方米的免費孵化器辦公室,靠著湖北青年創業孵化器的“零租金”政策與大學生創業補貼渡過難關?!澳菚r連財務代賬都是園區幫忙解決,我們只需專注研發?!彼貞?。
2020年疫情暴發,灝存科技迅速調整方向,開發VR運動射擊游戲與5G虛擬辦公系統。這一創新不僅獲得市場認可,更得到湖北青創園的政策扶持:園區協助對接“青創貸”低息貸款,并推動其參與光谷3551創業大賽,最終斬獲大額獎金和融資,為企業注入“強心劑”。
“荊楚一號”人形機器人成功后,這家公司的產業化進程仍在加速。深圳歡樂谷的AR槍戰游戲“槍林彈雨”年流水超百萬元,武漢某咖啡店的機器人實現自主服務……目前,該公司動作捕捉技術已應用于教育、醫療、娛樂等十余個領域,落地成本較幾年前大幅降低。
03羅漢護陣 劈波斬浪
1月9日,在武漢光谷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智能化工廠里,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正在下線。
從“單兵作戰”到“羅漢護陣”,像灝存科技一樣的一批“小而精、小而專、小而美”的企業其實已然出現,并在重塑武漢的產業版圖。
生物醫藥領域,愛博泰克與武創院、華信資本攜手共建武創院生命科學工具產業研究所,成功孵化了三款心血管領域的全球首創產品;光通信領域,安湃光電已研發完成可支持3.2T超高速光模塊的薄膜鈮酸鋰芯片,業內領先,可為AI大腦打造高速“神經元”;量子計算領域,中科酷原是國內首家同時具備原子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研發和產業化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已推出國內首臺100比特原子量子計算機“漢原1號”……
近年來,普宙科技的無人機產品在智慧城市、林業巡維等領域取得積極進展。
2024年,在他們的守護下,武漢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3.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0.8%,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充分印證了“以小搏大”的可能性。
“‘十八羅漢’不僅是企業稱號,更代表武漢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毙荠i航說,“我相信在武漢,技術硬核的小船,終能成長為劈波斬浪的航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