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從紅色紐帶到大江守護——宜昌志愿者的新時代雷鋒答卷
    發布日期:2025-03-05 來源:我的宜昌 編輯:宜都融媒體

    三月春風暖人心,雷鋒精神代代傳。今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62年來,雷鋒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無私奉獻、助人為樂。

    在新時代,雷鋒精神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志愿服務成為傳承雷鋒精神的重要載體。廣大志愿者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社會發展注入溫暖力量。

    3月4日,西陵區“學雷鋒 文明實踐我行動”志愿服務活動啟動,活動將雷鋒精神與長江大保護、文明實踐相結合,通過長江大保護圖片展、以案說法、志愿勞動等活動,傳承雷鋒精神,引導志愿者用實際行動保護長江生態。 三峽日報記者 劉俊 通訊員 朱靈 攝

    今天,我們將目光聚焦于活躍在身邊的志愿者們,講述他們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展現他們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風貌。讓我們以他們為榜樣,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張碧27年無償獻血81600毫升

    3月4日,在宜昌市中心血站采血室里,鮮血從張碧的左臂引入血細胞分離機,采集血小板后,再回輸體內,約一個半小時完成了成分血捐獻,這是她人生中第190次獻血。

    49歲的張碧是伍家崗區寶塔河街道白家沖社區居民,1998年,為給大學畢業留個紀念,她踏上了無償獻血的愛心之路,一走就是27年。

    前行的動力從何而來?時針回撥至2001年,張碧當交警的哥哥執勤時因公負傷,全市熱心民警接力獻血才使其轉危為安。2006年變故再次襲來,張碧的父親心臟搭橋手術急需輸血,由于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可以優先用血,手術才得以順利進行。

    兩次難忘的經歷讓張碧讀懂了“紅色紐帶”的意義,自此她提高了獻血頻率,左臂曾經光潔的皮膚上因頻繁扎針留下疤痕,就像特殊的勛章?!矮I血是一件并不為難的事情,我自己是女兒也是母親,能救助到更多家庭,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睆埍陶f。

    “張姐,A型成分血告急!”這樣的來電張碧接過上百次。宜昌市中心血站機采科主任朱朝華介紹,成分血主要采集血小板,一般只能恒溫保存5天,使用緊急性略高于全血,通常會因需隨時招募捐獻者。

    由于張碧的血小板指標在正常人中相對偏高,且保持穩定,而A型血的需求量較大,血站急需用血時經常向她求助?!白铑l繁的時候是2020年初,我60天內獻了4次,在身體允許和相關檢測達標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幫助了臨床患者?!睆埍陶f。

    據統計

    張碧累計獻血量高達81600毫升

    相當于20個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其中全血4600毫升

    成分血301治療量。

    若以每200至250毫升血液挽救一個生命計算,至少給357人送去了生的希望。她因此8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1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終身榮譽獎”。

    言傳身教,讓愛延續。張碧從兒子伍宇彰上幼兒園開始,每次參加無償獻血等各種志愿服務活動,都會特意將他帶在身邊,奉獻的種子悄然種下?!皨寢屖俏业陌駱?,她能做到,我也要向她學習?!?022年,18歲的伍宇彰第一次和母親共同無償獻血,作為送給自己的成人禮。如今,他的獻血量也積累到了3000毫升。

    在張碧的宣傳和帶動下,家屬、朋友、同事,越來越多人接過了無償獻血的接力棒?!吧眢w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不能獻為止?!蹦曋鴮Ч苤秀殂榱鲃拥囊蠹t,張碧眼中有星光閃爍。

    宋俊鋒率120人護一江碧水東流

    3月3日清晨,長江流域黃柏河水域后坪段波光粼粼,西陵區窯灣街道后坪村的村民宋俊鋒和“后坪村禁漁護魚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來到江邊,一邊勸阻違規釣魚的市民,一邊清理沿岸的垃圾。這支由曾經的捕魚者組成的隊伍,如今已成為長江生態保護的堅實力量。

    后坪村禁漁護魚志愿服務隊在江中清漂   后坪村委會供圖

    后坪村位于長江岸邊,村民們世代以捕魚為生。2018年1月,宜昌市對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西陵段實施永久禁捕。后坪村近300名漁民主動拖船上岸,結束多年的捕魚生涯。

    50多歲的袁愛軍是上岸的漁民之一,帶著對江水難以割舍的情結,他經常到江邊散步,看到江邊的垃圾,便隨手撿起。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漁民加入了他的行列,撿拾垃圾成了當地村民們散步時的習慣。

    2020年7月1日,在后坪村委會的支持下,“后坪村禁漁護魚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由一家三代以捕魚為生的宋俊鋒擔任隊長。他召集村里五六十名上岸漁民,共同開展禁漁護魚志愿服務。西陵區水利局、窯灣街道、后坪村委會為他們配備了巡邏艇1艘、清漂船2艘以及日常使用的清渣桿、救生衣等裝備。每周,宋俊鋒都會帶領隊伍乘船在江中打撈漂浮物,每天都會在岸邊清理垃圾。在禁漁期勸導釣魚者,夏季開展防溺水宣傳。多年來,他們共清理長江漂浮物超過150噸,配合執法部門勸離違規垂釣人員約1200人次,有效保護了長江魚類的生長環境。2023年,一位老太太不慎落水,被“后坪村禁漁護魚志愿服務隊”及時救起,家屬對此感激不已。

    志愿服務隊清理江岸垃圾,保護環境。  后坪村委會供圖

    “后坪村禁漁護魚志愿服務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目前隊伍已增至120多人。每到周末,就有家長帶著孩子跟隨隊伍到江中清理漂浮物,在江岸撿拾垃圾?!拔覀兿Mㄟ^這種方式,培養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長江的意識?!苯洺е鴥鹤訁⒓踊顒拥木用窭钆空f。

    “從捕魚者到護魚者,后坪村禁漁護魚志愿服務隊以實際行動宣傳禁漁護魚理念,激勵更多人為長江的生態保護貢獻力量?!焙笃捍妩h總支書記宋懷勇說。2024年3月,這支隊伍榮獲“全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稱號。

    “能工巧匠”為困難群體免費服務

    在宜昌城區南苑街道學堂灣社區,由金東山家居建材廣場黨員商戶、物業人員等組成的“能工巧匠”志愿服務隊,為獨居老人等困難群體提供免費維修及生活服務,一年累計近300次。

    3月3日,“能工巧匠”服務隊的志愿者賈洪波和陳永宏來到學堂灣小區徐爺爺家里上門服務。徐爺爺家衛生間的抽水閥出現了壓力不足的問題,他和老伴都已年過八旬,子女又不在身邊,難以自行修理。賈洪波和陳永宏到現場查看后,迅速判斷是閥芯出了問題,于是一邊聯系合適的配件,一邊查看需要更換的洗手池。由于舊洗手池采用水泥固定,難以徒手處理,兩位志愿者次日又帶著專業工具上門修理。

    3月3日下午,金東山“能工巧匠”惠民服務隊成員賈洪波(圖右)和陳永宏來到學堂灣小區住戶徐爺爺家中,為他修理衛生間抽水閥。發現閥門損壞后,賈洪波正與金東山家居建材廣場的同事聯系尋找合適型號配件,幫忙免費更換。

    “學堂灣小區、502小區等老舊小區,獨居高齡老人和困難群體較為集中,占比接近60%。家中水電器械一旦出問題,每個月都有向我們求助的住戶?!睂W堂灣社區黨委書記李衛民介紹。

    為破解這一困境,社區找到轄區內的金東山家居建材廣場,聯合黨員商戶、物業公司,在南苑街辦的支持與指導下,于2024年3月成立了金東山“能工巧匠”惠民服務隊,每月在固定時間上門為老街坊們排憂解難。目前,服務隊已由最初的52人擴展到了近百人,提供各類維修及志愿服務300余次。

    “喬哥匠鋪”成社區老人“貼心管家”

    “高奶奶,今天精神還不錯??!”3月3日一早,西陵區西陵街道石板溪社區桂花苑小區的喬清榮敲開居民高長鳳的門。

    高長鳳今年83歲,喬清榮每天敲門問好,隨時掌握老人的身體狀況,他已經堅持數年。今年年初,在社區黨委指導下,他牽頭成立了“喬哥匠鋪”志愿服務隊,為社區老人送去更多的溫暖。

    2018年,從事家電維修的喬清榮在桂花苑小區買下一套住房作為辦公場所。2021年業委會改選,喬清榮毛遂自薦,擔任業委會主任。

    在桂花苑小區,小到換燈泡、送水上樓,大到維修空調、電視機等家電,老人一句話、一個電話,喬清榮有求必應?!澳銈円窃谕獍惭b維修時,碰到獨居老人、困難家庭,不要收費,拍張照片給我,費用我來給?!彼3H绱硕诠镜哪贻p人。

    喬清榮上門幫老人維修水管。

    有一次,小區的熊奶奶忘帶鑰匙急需開鎖,找到喬清榮。付款時,喬清榮悄悄對開鎖師傅說:“只收20元,剩下的我來付?!笔潞?,看到小區老人還有多方面服務需求,他便以“喬哥匠鋪”為平臺,廣泛匯聚各轄區愛心商家及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聯系發展了30余名志愿者,為社區居民長期提供小家電維修、家政保潔、水電維修、衣物織補、空調清洗等無償或低收費志愿服務。

    為引導老年人多交流,今年2月28日,喬清榮自掏腰包2000多元買回一臺55寸的電視機,安裝在小區黨群連心站。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數十年堅持志愿服務,獻愛心送溫暖,喬清榮說,愿意盡己所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學習雷鋒永不過時

    ——訪市學雷鋒協會會長喬仕文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一廣為流傳的口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共同關愛他人,服務社會。新時代,我們應如何實踐雷鋒精神?昨日,記者采訪了市學雷鋒協會會長喬仕文。

    喬仕文在宜昌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啟動儀式上講話    本人供圖

    市學雷鋒協會成立于2003年10月,由李廣佳、汪家發、楊自會等全國勞動模范人物共同發起成立,是全國最早的學雷鋒協會組織之一。在一批全國道德模范、勞動模范、英雄模范和學雷鋒先進典型的引領下,全市廣大學雷鋒志愿者積極參與宜昌城市文明建設,近萬名市民榮獲學雷鋒先進個人獎章,8個學雷鋒項目受到國家和省、市的表彰。協會榮獲湖北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全國首屆新征程學雷鋒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

    3月4日,伍家崗區梧桐邑幼兒園組織黨員教師,走進該區社會福利院開展敬老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 三峽日報通訊員 黎夢潔 攝

    喬仕文表示,雷鋒精神始終煥發著新的活力,永不過時。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上,雷鋒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黨中央對新時代雷鋒精神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包括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

    3月4日,西陵區紅星路小學師生來到長江岸邊撿拾廢棄物,守護一江碧水,共建美麗家園。 三峽日報記者 林瀟 攝

    喬仕文認為,新時代學習雷鋒精神應遵循四個原則,首先是要深刻理解雷鋒精神的本質。要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風和品德。其次是要立足本職崗位學習雷鋒。必須精益求精地完成本職工作,成為行業專家;利用專業技能支持公益事業,成為引領社會新風尚的“火炬手”。第三是要堅持傳統美德的同時創新學習雷鋒。既要帶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要學習新技術,創造新方法,引領新潮流。第四是要持之以恒地學習雷鋒。將學習雷鋒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常態化,遠離形式主義,將自發行動轉化為自覺行為。

    3月4日,秭歸縣舉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消防官兵走進社區為居民普及消防知識。 三峽日報通訊員 彭強 攝

    宜昌公交人“日行一善”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名勞動者都值得敬佩?!比涨?,宜昌城區428路公交駕駛員駱德元在工作中收到一名小學生乘客遞來的手寫“小作文”,這張薄薄的紙片,讓駱德元和同事們視若珍寶。

    2023年,運行在猇亭區古老背街道至枝江白洋鎮之間的428路公交開通。每天清晨6點15分,駱德元準時發車。在往返70多公里的路途中,他留心著車上的每一名老人和兒童乘客。

    “每天6點47分,是他們上公交去學校的時間,他們放學有2個時間點……”照顧兒童乘客,駱德元做得仔細,對于老年人和其他乘客,他也盡心盡力,常常自掏腰包購買瓶裝礦泉水和風油精等物品放在公交車上供乘客取用。在日常駕駛中,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駱德元會耐心地扶他們上下車。

    日常的點滴善舉,也在不經意間收到了回應。2024年9月20日中午,5名80歲左右的老年人專程乘坐428路公交從白洋鎮來到宜昌公交集團猇亭分公司,向相關部門表示感謝,并當面向“好司機”駱德元表達了謝意。

    宜昌公交集團自2019年啟動“日行一善”活動,以提升公交服務質量,讓公交車廂變得有溫度。

    截至目前

    已通過自媒體平臺

    連續刊發“好人榜單”300余期

    累計涌現包括拾金不昧、樂于助人

    志愿服務、見義勇為等在內的

    好人好事15000多起

    B38路駕駛員郭宏權智救發病乘客、B30路駕駛員朱程亮奮不顧身救火、B333路駕駛員茍遠洋暖心帶小女孩躲避暴雨、B552-1路駕駛員閔輝幫助失火小貨車滅火……

    6年來,宜昌公交人日復一日用點滴善舉詮釋著雷鋒精神。

    小女孩家境困難  社區多方協調

    熱心“小飯桌”提供免費“晚托”

    放學后有地方吃晚餐,還有老師輔導寫作業。昨日下午5時許,家住西陵區東苑街道深圳路社區的小學生婷婷(化名),放學后被接到了附近的“小飯桌”晚托班。這樣看似普通的安排,卻讓家境困難的婷婷和家人倍感珍惜。

    婷婷現讀小學四年級,由于父親多病,幾乎喪失工作能力,她一直靠爺爺奶奶照顧。隨著婷婷升入中高年級,輔導她的學業成了家里最大的困難,老人也沒有經濟能力為孩子報名“小飯桌”。今年初,深圳路社區網格員裴琪走訪了解到婷婷的家庭情況后,立即上報社區。深圳路社區黨委書記劉家莉第一時間對轄區內相關資源進行鏈接,希望有“小飯桌”能免費接收婷婷上晚托班。

    在社區的協調下,轄區“朝陽小飯桌”表示愿意接收婷婷,并免費為她提供晚餐。于是,今年春季開學后,婷婷每天放學后就在這里學習、寫作業。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小飯桌”的老師還會為她進行輔導。

    “感謝你們,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钡弥鐓^和晚托班負責人的善舉后,婷婷的爺爺奶奶感激不已?!靶★堊馈必撠熑藙⑾壬硎?,將一直為婷婷提供幫助。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