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六省爭先。
省域發展,省會在前。
省會,是一個省的政經心臟,也是一個省的發展引擎。
近日,國務院批復全國26個大城市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部六省省會城市均有了新身份、新定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深入實施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戰略。
中部六省省會對各自所在省的發展有哪些帶動效應?對中部崛起有哪些推動作用?
全國兩會期間,湖北日報聯合晉、皖、贛、豫、湘省級黨報開展跨省聯動報道,聚焦六大省會亮出的新名片及其背后的意義,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發表感言。
武漢: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員說
劉江東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副秘書長、臺盟湖北省委會主委
武漢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6次考察湖北武漢,對武漢寄予厚望、賦予重托,稱贊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近日,國務院批復武漢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這標志著作為中部超大城市和湖北省省會的武漢,有了新定位、新使命,也有了城市新名片。
此次被國務院批復定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的,只有武漢。我認為,這體現了國家對湖北、武漢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國家對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支持。
我堅信,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武漢一定能堅持干字當頭、以干促上,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奮力譜寫出中國式現代化武漢篇章,努力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
長沙:長江中游地區中心城市
代表委員說
周海兵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副省長、長沙市市長
為中部崛起貢獻長沙力量
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沙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長沙牢記殷殷囑托,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彰顯長沙作為、貢獻長沙力量。
下一步,將推進園區制造業提升行動,推進軟件信息規模提升行動,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將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全力促進文化和科技有效融合,全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將推進重點改革落地,提升對外開放能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太原: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員說
白琦瑞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財經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
在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中
交出奮勇爭先的太原答卷
太原市正以創新驅動為引擎,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太原搶抓時代機遇,在中部崛起戰略中勇擔支點使命,借京津冀協同發展東風構建創新廊道,沿“一帶一路”拓展開放通道,將得天獨厚的區位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建成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先進不銹鋼材料、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太原市將全面加快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助推中部地區崛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合肥: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員說
劉慶峰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
合肥為企業打造高效協同的創新環境
合肥堅持科技打頭陣,以系統性政策支撐和精準產業服務,為企業打造了高效協同的創新環境。憑借豐富的科教資源與人才引進政策,合肥源源不斷地為企業輸送頂尖人才,當地的科研平臺也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技術攻關的堅實后盾。企業是區域協同創新發展的主力軍,也是受益者。
下一步,科大訊飛與更多科技企業攜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共同書寫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南昌: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員說
劉文峰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科協兼職副主席、江西飛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多點發力激發創新活力
中部地區崛起不僅是一個宏觀的經濟戰略,更是南昌企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契機。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為南昌企業帶來了兩大核心機遇。一是市場擴容。二是產業升級。企業應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拓展新業務領域。同時注重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升級,形成協同效應。
南昌將進一步發揮省會城市的引領作用,帶領全省乃至周邊地區的更多企業為中部地區崛起貢獻更多力量。
鄭州: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員說
王承哲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
加力中心城市建設
助推中部地區崛起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挑大梁、走在前,對河南助力中部崛起起到重要的“龍頭”帶動作用。站位中部地區,放眼河南,鄭州在產業發展、創新突破和樞紐經濟等多個方面可圈可點,奮進之姿尤為明顯。
河南將不斷加強與其他省份的緊密協作,發揮鄭州重要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豫”加出彩的中部地區崛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