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論斷在浙江余村提出;20年后,湖北堰河脫穎而出,成為“兩山”轉化示范地。20年間,中國大地上,一個又一個美麗鄉村,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路上,闊步向前,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獨特的中國智慧與方案。
赴約——1000公里的“奔現”
“閔黑子”是湖北省谷城縣堰河村黨委書記閔洪艷,“光頭書記” 浙江省安吉縣余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他們的相識,源于“兩山”理論。在今年兩會會場外,這場跨越1000公里的約定終于“奔現”。
“這是有機茶葉,而且是牛奶豆漿種的,真正的有機茶,能不能我們讓這些農業產品都加盟里邊去?!鄙衔绲臅h一結束,在人民大會堂外,兩位“老朋友”一見面宛如故人重逢,熱絡地搖著手,閔洪艷興奮地從包里拿出一包村里的茶葉向汪玉成介紹起來,為了這次赴約,閔洪艷在手機里設置了專屬“推介”相冊,在一張張照片講解中,讓相隔1000公里的兩個村子再次產生微妙的鏈接,“讓中國和美鄉村共同富起來,我們想干的就是這個事?!蓖粲癯梢贿吘o握著手,拍著閔洪艷的肩膀連連回應道。
守約——撥云見日 再見即是“交卷”
而這份默契與緣分的種子,早在幾十年前就悄悄種下。
上世紀末,同樣依山傍水,同樣窮得叮當響的兩個小山村,都盯上了家門口的一方山水。堰河砍山伐木,余村炸山開礦。沒幾年,堰河成了“山禿頭、水斷流”;而余村傷亡事故頻發、許多村民得上了塵肺病。那時候余村有一首打油詩叫:大炮一聲震天響,黑煙灰塵霧茫茫。翠竹綠葉變顏色,白衣曬成黃衣裳。堰河村山上沒有樹,湖里連砂石都賣完了。談起過去,兩位扎根一線的村書記感慨萬千。
面對從“靠山吃山”到“吃山禿山”的鄉村發展困境,兩個村不約而同做出了決定,要護好這片綠水青山。余村關停了水泥廠和三座礦山,堰河村則叫停了伐木和賣石材。但叫停之后新的難題迎了上來。余村村集體300多萬元的收入一下子下滑到20多萬元,老百姓的日子往哪奔?“祖祖輩輩都靠山吃山,斷了這條路,吃什么?我感覺像站在十字路口,真不知道怎么辦了?!遍h洪艷不禁連連搖頭。
回溯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他肯定余村的做法是“高明之舉”,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迷茫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天平兩端的人們指明方向。
迷霧被撥開,前進的道路清晰可見,余村率先開始修復生態,探索生態農旅產業的轉型。閔洪艷三次前往余村取經,尋找綠色發展之路?!拔覀儗W習了余村經驗,也結合了我們山水資源特色,開起農家樂,把老百姓的房子做成特色民宿,參與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中來?!?/p>
兩個相隔1000公里的小山村,走的是同一條路,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發展之路?,F場,汪玉成向長江云新聞記者展示了一張特別喜慶的照片,那是村里分紅大會,他笑得格外開心?,F在,全村旅游收入近6000萬元,人均分紅四年間漲了五倍,“兩山”真的變紅利了。同樣的自豪也洋溢在閔洪艷的臉上,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卡,“過去老百姓問什么是紅利,就是這。我這是我們村里家家戶戶都有的紅利卡,合作社每年的分紅都會打在這張卡上,農民變成了股民,振興變成了高興,山水變成了風景,資源變成了資本?!?/p>
盟約——“共富聯盟”已成共識赴約
再次見面,兩個老朋友帶著“兩山”實踐的答卷,也帶著“共同富?!钡男陆ㄗh來到兩會現場。共富聯盟,是汪玉成多年探索、多方調研后提出的建議。
從最初的余村擴展至1鎮2鄉24村的“大余村”,先富的余村探索推進鄉村組團式發展模式,帶動“大余村”24個村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254萬元,同比增長11%。在充分享受發展紅利的同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汪玉成建議,由余村牽頭發起成立“中國和美鄉村共富聯盟”,聯合全國更多的鄉村,以先富帶動后富,探索實踐共同富裕機制,進一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廣“千萬工程”經驗,賦能鄉村發展,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持續的鄉村振興樣板。
抱團發展一起干的思路,堰河也在探索。2024年,堰河村聯合下七坪村、田家河村等周邊7個村,成立“1+7大堰河共富圈”,共同打造“茶旅小鎮”,推出書香茶旅、浪漫茶旅、尋根茶旅、詩酒茶旅、紅色茶旅等五大鄉愁產品,助力這7個村2024年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280余萬元。
“共富聯盟,跨越地區限制,打破鄉村獨立規劃、‘散點式’發展的局限,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共享,聯合全國更多的鄉村以先富帶動后富,這將打造全國范圍、更高層次的‘共富圈’?!遍h洪艷連連稱贊,申請成為共富聯盟的成員之一,共同讓這個“共富朋友圈”變得更大。他說,農村是有希望的,農業是有潛力的,農民是有奔頭的,一個村富算不上富,我們想跟全國更多的村聯合起來,讓鄉村迸發出它的生機和活力。
在“兩山”理念指引下并肩前行的二十年,讓汪玉成本就不茂密的頭發更稀疏了,被鄉親們稱作“光頭書記”,也讓從早到晚在山里跑的閔洪艷曬得黝黑,被大家叫做“閔黑子”。相信在全國各地的田間鄉里,還有很多的“某某書記”也在因地制宜探索著“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交相輝映的美麗答卷,繪就共同富裕的“朋友圈”。期待下次相見,下一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