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為支點建設賦能
    發布日期:2025-03-11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宜都融媒體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三個關鍵詞:教育、科技、人才。

    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強調“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

    如何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3月10日,湖北代表團6位代表談感受、提建議,表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更好支持參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和發展的實踐,為湖北支點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教育全國人大代表張瓊麗用匠心講好思政課

    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通訊員 吳江龍 實習生 趙博新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雅青

    “教育是支撐科技和人才的基礎。從青少年時期找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方向,才能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世界觀,一步步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恩施州高級中學教師張瓊麗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強調,要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學生與張瓊麗交流時說,希望思政課能加入一些“有趣”的內容,比如采取短劇表演、沙盤游戲等方式,讓大家在課程中有參與感、體驗感,從單純聽老師講轉變為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領悟?!八颊n也需要與時俱進,根據孩子們的需求不斷調整教育方式?!睆埈傷愓f。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每次參加會議之前,她都會自己拍攝一段視頻,介紹今天去了哪里、做了哪些事情?!拔野堰@些視頻發給學生看,通過我的履職經歷,他們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什么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知識點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彼f。

    張瓊麗還專程帶來一份關于推進紅色研學發展的建議。她認為,當前開展的紅色研學雖然很多,但存在課程單一化、同質化及場館建設良莠不齊等問題,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和資源共享,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研學課程,提升研學品質和吸引力,讓思政課更受學生喜愛。

    全國人大代表李靜推動高等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1月6日,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武漢洪山禮堂舉行。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中)和團隊走紅毯進入會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強調,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在大力建設教育強國的進程中,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布局極為重要??倳浀闹匾v話,為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比珖舜蟠?、襄陽市第四中學黨委書記李靜說。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地市級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作用愈發重要,對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成果及轉化需求迫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眼現代化需求,適應人口結構變化,統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統籌政府投入和社會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

    在李靜看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可有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皩嵺`證明,通過‘雙一流’引領、校地跨區域合作、產業對接等,不僅可以構建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深度協同的創新創業生態,還可以讓更多學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彼ㄗh,中央和地方出臺政策,鼓勵和引導“雙一流”高校及其他重點高校在地市級城市設立分校、研究生院或特色學院,鼓勵優質部屬高校、省屬高校與地市級城市展開對口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李靜表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會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p>

    科技

    全國人大代表劉武推廣蜂窩車聯網保障營運車輛安全

    2024年11月19日,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成果展示區,5G-A、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方向的融合場景交互體驗區科技感十足(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三春

    “支點建設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我們要端牢湖北科教優勢的‘金飯碗’,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科集團光通信技術與網絡全國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武說。

    劉武說,根植于高校眾多、人才資源豐富的光谷,中國信科集團近年來積極開展信息通信技術前沿研究,力求讓最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賦能大眾美好生活。

    今年兩會期間,劉武帶來了推廣蜂窩車聯網(C-V2X)技術、進一步保障營運車輛安全方面的建議。

    他介紹,當前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多以車載激光雷達掃描、感知,車輛獨立分析、判斷等方式實現。而蜂窩車聯網通信技術,可實現車輛與周邊環境(含車輛、行人、基礎設施及網絡)的高效通信。

    “通俗講,就是讓路上的車輛之間、車輛與道路、紅綠燈之間互相能‘看見’。這能大幅度減少闖紅燈、交叉口碰撞、視野盲區等問題。還能實現全域交通的高效協同運轉?!眲⑽湔f。

    當前,我國已建設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20個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依托于行業領軍人才,中國信科集團在此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全球前三。

    “希望加快相關技術推廣普及。通過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協同的云,進一步保障車輛安全?!眲⑽湔f,這對于安全系數要求更高的大型營運貨車、“兩客一?!保ü房瓦\、旅游客運、?;愤\輸)等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劉曉艷建設智慧生物防控大數據應用中心

    位于光谷的聯想武漢產業基地內,研發人員在進行手機天線射頻信號測試。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覺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曉艷受訪時說。

    履職3年來,劉曉艷提交了十多份建議,件件都與科技有關?!敖衲晡姨峤坏慕ㄗh之一是‘支持智慧生物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彼f。

    劉曉艷介紹,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深入研究,一種全新的農業防控模式——“綠色防控,智慧先行”正在興起,助力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推動我國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不過,我國生物農藥的推廣應用仍較為薄弱,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眲云G說,智慧生物防控領域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一是作物病蟲害預報預警系統與生物防控技術體系之間尚未建立直接聯系,缺乏高質量的病蟲害防治和相應生物防控標準的數據庫;二是智慧生物防控應用技術驗證場景不足,尚未形成與病蟲害精準識別和生物防控智能決策相結合的應用示范基地,導致技術適配度低、應用落地難度較大。

    為此,劉曉艷建議,建立智慧生物防控技術大數據平臺系統,包括在湖北建設國家級智慧生物防控大數據應用中心,同時制定智能化生物防控應用技術驗證場景的支持政策,以推動解決生物防控技術推廣難的問題,快速打通智慧農業在生物防控領域的結合瓶頸,探索形成區域性的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

    人才全國人大代表趙宗合以“技高者多得”體系增強職業吸引力

    2024年12月15日,湖北省“工友杯”第三屆“鄂有絕活(e有絕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賽決賽在武漢舉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通訊員 楊健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配機制,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效。

    “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對高技能人才培養更有信心了!”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礦所屬中國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焊接培訓中心電焊工、高級技師趙宗合說。

    趙宗合在電焊行業工作26年,是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具有焊工“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資格,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如何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效?他認為,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是連接職業教育、技術創新、現實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橋梁,要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主體、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結合產業升級和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加快培育新型焊接技能人才,實現人才增技、企業增效。

    趙宗合建議,通過構建區域化培訓體系、強化政策激勵、革新教學模式、優化職業生態四維發力,激活企業技能人才培養主體作用。具體包括,依托先進鋼結構、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集聚區,打造區域性培訓中心,形成輻射帶動效應;通過專項補貼等政策工具,引導和鼓勵企業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以企業為中心鏈接政策激勵、職業教育、行業資源,打通“企業培養+創新賦能+產業升級”鏈條;實施“智能+”戰略,開發機器人焊接及特種材料工藝課程,推行理論實操雙軌培養;建立技能等級與薪酬職稱掛鉤機制,推動焊工向現代智造師轉型,以“技高者多得”體系增強職業吸引力,破解高技能人才培育瓶頸。

    全國人大代表李龍倜培養復合型創新醫療人才

    2024年12月20日,大冶市數智化病理診斷中心,醫生借助數字化和AI技術尋找病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程良友 周巍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配機制,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效??倳浀闹匾v話精神,為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龍倜說。

    李龍倜說,十堰市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鏈條,構建了覆蓋人才發展全生命周期的政策體系,實施“武當人才支持計劃”及配套政策,設立人才專項資金。

    “以太和醫院為例,醫院實施人才引進計劃并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為人才提供持續的職業發展支持?!崩铨堎谜f,該院對于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最高給予一次性140萬元經費資助;鼓勵員工出國(出境)讀博,最高每月資助1500美元生活補貼。截至目前,太和醫院已選送600余名醫護人員到歐美國家學習深造,出國研修項目和人員實現了臨床科室的全覆蓋。

    “提高醫療人才自主培養質效,必須凝聚社會多方合力?!崩铨堎媒ㄗh,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在醫療機構與高校、科技企業、科研機構之間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通過建立聯合培養基地、共同開展科研項目等方式,培養復合型創新醫療人才。

    李龍倜表示,太和醫院將加大經費投入,強化繼續醫學教育?!把巯?,我們正嘗試與國外知名醫學院校和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醫療人才。此外,優化人才培養的跟蹤與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和改進人才培養方案?!?/p>

    京華時評

    把“一起抓” 抓到位

    □ 湖北日報評論員 肖擎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三個關鍵詞:教育、科技、人才。

    這三者是一個統一體。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才,為科技進步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支撐;科技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既推動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也是人才培養和實踐的重要手段;人才的本質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靠人才實力。

    看一個例子。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連接點。去年底,武漢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打破數學、計算機、電子信息、遙感科學等學科壁壘,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建設AI人才培養和科研高地,這體現了一所高校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作出的積極回應。

    看一個態勢。發揮教育、科技、人才1+1+1>3的協同聚合效應,越來越成為重塑發展動力的重要引擎。當前,湖北正深入實施數字新基建、產業新集群、應用新場景、開源新體系、融合新機制“五新工程”。湖北的優勢產業為高校人形機器人、AI技術等科技成果的運用搭建了應用場景,為進一步解決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書架”到“貨架”、從“校門”到“廠門”等問題,提供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空間。

    在認識上一盤棋,不單槍匹馬,在實踐中深度融合,不單兵作戰,政策一體規劃、工作一體推進、資源一體統籌、考核一體評價、事業一體發展,形成動能倍增效應,就能把“一起抓”抓到位。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