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以綠為筆繪新篇 ——宣恩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綜述
    發布日期:2025-03-12 來源:恩施日報 編輯:宜都融媒體

    春意融融,貢水河畔新芽初綻,白鷺掠過如鏡的水面,蕩起層層漣漪。

    植樹節前夕,宣恩縣不少學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義務植樹,在貢水河畔種下一片片“成長林”。有學生給樹苗系上心愿卡:“希望小樹和我一樣快快長高,守護白鷺的家?!?/p>

    2024年,宣恩縣廣泛開展義務植樹,全縣植樹71.83萬株,完成重點工程造林7000余畝,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8天,空氣優良率97.8%,較上年增加3.3個百分點。今年1月17日,宣恩縣被授予“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稱號。

    生態筑基,青山綠水展新顏

    “以前,貢水河上漂著許多塑料袋、泡沫板,現在連落葉都被及時清理?!贝迕裰軐W志站在貢水河畔,指著清澈見底的河水,話語中滿是自豪。10多年前,周學志在龍洞水庫經營游船,親眼目睹庫區被垃圾和油污污染的景象?!澳菚r候河面上看不到白鷺,經常有魚翻著肚皮漂在水面。自從政府下決心整治后,貢水河清了,鳥兒也飛回來了?!?/p>

    宣恩縣地處武陵山區,是典型的“靠山吃山”山區縣。近年來,該縣確立“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底色更足,全縣林木綠化率達72.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多年超過340天。這些轉變,正是系統性生態修復與科學治理的生動寫照。

    高羅鎮龍河村楊河灣曾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區,一場暴雨便能沖毀農田。村民田夢清回憶:“裸露的山體像傷疤。下雨天泥水橫流,莊稼顆粒無收?!?014年,宣恩縣啟動“荒山變金山”計劃,通過“政府補貼+企業承包+農戶參與”模式,引導村民種植油茶。田夢清家的8畝荒山種上油茶后,不僅可以收到土地流轉的租金,還能在基地務工賺取工資。2024年,宣恩縣完成1.3萬畝油茶營造林任務,不僅讓荒山完成生態修復,還帶動2000余戶村民增收,實現固土保水,綠富同興。

    貢水河支流黃河溝曾因垃圾漂浮、水質惡化飽受詬病。近年來,宣恩縣投資2.7億元推進黃河溝小流域綜合治理,建成“三河三泉九巷二十一橋”景觀帶,昔日污水橫流的“龍須溝”變身網紅打卡地。

    健全機制,打好生態保護“組合拳”

    “變化太大了,‘生態傷疤’經過治理變成了綠地?!?024年11月,宣恩縣人民檢察院就一礦山修復成果展開“回頭看”,受邀參加的省人大代表吳彥發出感慨。

    為守護好宣恩生態“高顏值”,宣恩縣人民檢察院圍繞水事、林業、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開展“守水庫安瀾,護飲水源頭”、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恢復等專項監督行動,全方位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累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2件,督促治理被污染水源地10處,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積20余畝,復墾和生態修復礦山土地40余畝。

    宣恩縣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協同聯動,不斷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職能,明確34個責任單位,細分23類重點任務,細化101項工作舉措,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023年,宣恩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非法電魚案,當事人被判向高羅河板寮水域投放5000余尾魚苗修復生態。承辦法官表示:“懲罰不是目的,讓破壞者親手修復環境,才能實現教育與震懾雙贏?!贝送?,該縣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通過追繳生態修復資金,用于礦山復綠、濕地修復等項目。

    宣恩縣以“林長+河長+警長”聯動機制為核心,創新生態治理模式,推動環境保護從“政府主導”向“全民共治”轉變,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椿木營鄉長槽村的“文明超市”前,村民何選美用5公斤廢紙兌換了3積分?!皵€夠20分就能換一桶食用油,參與環保能得到實惠?!彼χf。長槽村推行“生態信用積分”制度,村民通過參與垃圾分類、植樹護綠、河道保潔等行動獲取積分,兌換生活物資?!胺e分制將環保責任轉化為個人利益,群眾從‘旁觀者’變成‘主力軍’?!痹摯妩h支部副書記李福云說。

    “點綠成金”,生態價值多元轉化

    一排排茶壟錯落有致,像翻滾的綠浪,從山頂綿延至山腳……

    “這里太漂亮了,視頻發到網上一定會火!”3月8日,伍家臺茶園里,朱夢妮忙著和朋友拍攝“貢茶茗星”參賽短視頻。

    每年春茶采摘時節,宣恩縣都會舉辦伍家臺貢茶文化推廣活動。今年,該縣創新推出“貢茶茗星”選拔,優勝者可以進入伍家臺茶業集團工作。

    “既可以到茶山棧道、貢茶文化廣場、尖峰亭、乾坤壺等地標建筑打卡,又能在貢茶展廳看茶葉加工和茶藝展演?!敝靿裟莞袊@,“在茶園游覽是一種滿足視覺、嗅覺和動手體驗的多重享受?!?/p>

    “鄂西宣恩有貢茶,茶葉之寶甲天下;當年捧茶獻天子,‘皇恩寵錫’傳佳話。如今茶香飄四海,色香味濃誰不夸;遠方的朋友親愛的客,請喝一杯宣恩茶?!?0世紀90年代,一曲悠揚的宣恩民歌,唱出了宣恩貢茶的前世今生。

    如今,一盞香茗越千年,“茶香依舊”離不開政府這雙“有形之手”。近年來,在宣恩縣政府引導下,“中國貢茶第一村”伍家臺村大力推進以茶葉為主的特色農業提檔升級,以“有機、富硒”為核心,探索實施“旅游+茶葉產業+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該村成立了伍家臺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伍家臺貢茶文化旅游景區。2016年,伍家臺貢茶文化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成為全省第一個以茶園美景、茶文化享譽省內外的旅游區。

    與伍家臺貢茶文化旅游區一樣,該縣獅子關、鑼圈巖等景區也成功將綠水青山變現“金山銀山”,鄉村農業生態觀光游逐漸興起,吸引了大批游客暢享生態之美。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從“生態立縣”到“綠富同興”,宣恩縣以制度創新破題,以科技賦能提質,以產業融合增效,書寫了踐行“兩山”理念的鮮活答卷。未來,該縣將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梯次推進美麗縣城、美麗鄉村、美麗山川建設,讓“綠水青山”底色更濃、“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