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汽車產業,就穩住了湖北工業基本盤。眼下,嵐圖正加速產能擴量、供應協同,成為“中國車谷”產業轉型的生力軍。以嵐圖為代表,目前,武漢經開區汽車年產能已達250萬輛,發揮智能制造和產業鏈協同優勢,全力邁向世界車谷。
在位于武漢經開區的嵐圖工廠總裝車間,工人爭分奪秒,已開啟雙班制生產。就在上個月,嵐圖產銷雙雙破萬臺,產線產能正全面提速,一輛輛嵐圖新車在“空中走廊”緩緩滑行,每118秒下線一臺新車。交付周期也加速縮短,從下單到交付,用戶最快5天提車。
勢頭到底有多強?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開年以來,嵐圖汽車的訂單一直在快速增長。這座數字化工廠已累計生產高端新能源汽車超過18萬輛,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個月超1萬臺的數量增加,產值超500億元。
在競爭最激烈的新能源市場上拔節生長,嵐圖如何保持產銷兩旺態勢?今天,我們用3個數字,來解讀嵐圖汽車的沖刺“密碼”。
01
5天提車:提前產能攻堅
今年,嵐圖的產能攻堅戰,分外提前。早在春節期間,工廠就進行多項升級改造任務,為節后高效生產打下堅實基礎。為了應對激增的訂單,以往下半年才開始的爬產計劃,2月5日全線開工就啟動了——白班、晚班連續奮戰,人停機器不停,用柔性化生產模式確保每月車輛的交付。起跑即沖刺,目前,每天有超過2000人在一線各個車間火熱生產中。為保障生產供應,甚至每一名操作員的步行路徑、裝配動作都經過精心計算,同時精益求精保證質量,全力以赴打贏產能攻堅戰。目前,從下單到交付,用戶最快僅需5天提車。在滿足國內需求外,嵐圖汽車的產品還會發往挪威、荷蘭、意大利等國。
02
118秒下線:供應采購能力強勁
118秒的下線速度,來自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體系。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變化,優質供應商正朝向頭部企業集聚,嵐圖不斷加強與本土供應商的合作粘性,突破卡脖子的關鍵零部件壁壘,帶動提升高端零部件開發能力,強化地區強鏈、補鏈,推動汽車產業平衡發展,共同推進中國汽車實力向上。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蔣燾表示,眼下,聚焦供應鏈體系,企業正發力三大方面:
一是供應商提質增效。過去,主機廠篩選供應商以低價為主,伴隨市場競爭,不少優質供應商瞄準頭部企業發力,如何建立更好的供應關系?去年下半年以來,嵐圖不斷控制供應商的數量、質量,讓優質的合作供應商盡可能多地拿到訂單,建立更加穩固的合作關系。
二是提升近地化比例。目前,國產化率已經達到100%,近地化率為41%。開年后,嵐圖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密集走訪供應商,盡量讓供應商的工廠在湖北省,甚至武漢市生產,還有部分供應商在廠內或者周邊生產,最大程度近地化。
三是供應商協同研發。嵐圖鼓勵更多供應商的研發搬到武漢,在一開始開發階段,供應商就參與進來,把最新技術放在車輛上,加速新技術落地。
企業協同,同樣得益于湖北汽車產業鏈的強力支撐。目前,嵐圖已與超過300家湖北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在車谷,僅一條馬路就聚集了不少配套企業。法雷奧的智能車燈、東風李爾的電動座椅等核心部件正同步生產,下線后直通嵐圖總裝線。
03
毛利率躍居行業第二
憑借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的技術突破,嵐圖汽車產品均價提升至35萬元。而得益于東風集團的集群效應加持,嵐圖汽車的生產、采購等成本持續優化。嵐圖CEO盧放表示,目前品牌毛利率位列行業第二,超越一線新勢力品牌,品牌高端化態勢明顯。
毛利率行業第二如何實現?汽車行業有重要的生產因素——規模。作為央企中最早推動傳統燃油車產能向新能源升級改造的企業,同時也是央企中推動產能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改造的先鋒,嵐圖堅持以規?;c智能化降本。目前,已經全面構建起覆蓋研發、生產、產品及人才體系的智能化戰略閉環。例如,在智能化生產方面,嵐圖汽車僅用14個月就讓一座94.5萬平方米的工廠煥然一新,建立了綠色化、柔性化、自動化的生產智造體系。擁有沖壓、焊接、涂裝、裝配和總裝五大車間,并具備年產15萬輛、5個車型混流生產的能力。
同時,依托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等技術,4款不同車型能夠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實現流暢的混流生產,上萬種配置車型可隨機生產。數字化管理系統下,沖壓、焊裝車間自動化率100%,單臺車生產成本降低12%,庫存周轉率提升25%,人力成本下降18%。2024年,嵐圖毛利率躍居行業第二,單車研發投入超2萬元,技術投入轉化為市場競爭力。
競速新能源汽車賽道,今年,嵐圖汽車將推出4款以上全新產品/改款車、渠道布局500+,同時加快出海與全球化布局,成為東風集團實現“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破百萬”目標的關鍵抓手。
從最初生產一輛富康車,到一條鏈的產業集群,車谷現已集聚9家整車企業、13個整車工廠和12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構建起涵蓋動力系統、智能座艙系統、電氣系統等的完整汽車產業鏈,整車產能達到250萬輛,成為省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工業發展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