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經濟總量、70%以上進出口額、8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這“56789”是湖北民營經濟沉甸甸的答卷,也是不斷前行的底氣。
先看“5”。2024年,全省民營企業納稅占全省54.6%,民間投資增長5.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宜昌邦普時代為例,52天完成從簽約到開工、296天實現從開工到試產。整個項目達產后,將構建起“磷礦—原料—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循環利用”的全產業鏈閉環,成為宜昌打造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關鍵拼圖。
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長東:宜昌這個規模已經占我們邦普的體量,已經占了一半了,那未來可能核心是要降碳,實現真正的零碳工業園或者說一個工業小鎮吧。
再看“6”。2024年,湖北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經濟總量的65.7%,其中龍頭企業起到了關鍵作用,以九州通醫藥集團為例,2024年營收破1500億元,帶動全省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8000億元。
九州通醫藥集團董事長 劉長云:通過供應鏈平臺,未來全省的大健康企業,它都可以聚集到這個平臺上面,賦能它的發展。
“7”,指的是進出口領域。2024年,湖北民企以“中部出??凇弊藨B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進出口總額占到了全省的70%,高于全國民營經濟外貿占比。聯想武漢基地以陽邏港,花湖機場為起點,十年累計出口470億美元,連續9年穩居全省外貿出口的榜首。
還有“8”。作為全國創新版圖重要節點,全省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貢獻全省8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銳科激光打破高功率激光器技術壁壘,衷華腦機接口實現全球首例植入式腦機接口醫保覆蓋。他們助力湖北實現尖端領域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最后是“9”,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2024年,湖北民營企業突破910萬戶,日均新增超2700家,成為活力經濟的源頭,吸納了全省八成新增就業。
華中師范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胡繼亮:之所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這是與省委、省政府在營商環境里面持續發力是分不開的,給它們開拓市場,在降成本、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等一系列問題,在科技創新、在新質生產力等等各方面持續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