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鍛造科技“硬核” 提升產業競爭力 看鄂州創新策源如何闖關破題
    發布日期:2025-04-19 來源:鄂州融媒 https://mp.weixin.qq.com/s/9aAo82DD-Ux8iQ8VWU 編輯:宜都融媒體

    科技創新是湖北的最大優勢、金字招牌,是引領支點建設的第一動力。

    新年伊始,省委提出,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創新策源力,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省委有部署,鄂州有行動。今年,鄂州聚焦提升創新策源力,著力建設創新平臺、培育創新主體、營造創新生態,接續“闖關”“破題”,不斷提升科技“硬核力”,全面提高產業競爭力,為湖北建成支點作出鄂州貢獻。

    左手實驗室 右手生產線“科技副總”推動校企“雙向奔赴”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高校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如何推動校企“雙向奔赴”,促進高??蒲谐晒咚絼撛?、高效率轉化?鄂州“科技副總”應運而生。

    “‘科技副總’是鄂州實施的柔性引才工作機制,旨在從高校、科研院所選聘科技人才,到企業兼任科技副總經理、副總工程師、科技顧問等職務,促進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與企業的創新需求精準對接?!倍踔菔薪浶啪忠巹澟c技術改造科科長金國慶介紹。

    兩年前,一份校企合作協議在湖北興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欣科技)簽署。武漢工程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師俊以“科技副總”的身份,正式入職興欣科技。

    △湖北興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這家以研發、生產鋼骨架增強復合管為主營業務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彼時正遇技術難題——鋼骨架增強復合管焊接接頭失效、鋼絲網增強復合管鋼塑黏結失效,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境。

    “問題不解決,訂單不敢接,怕砸了招牌、壞了口碑?!迸d欣科技研發中心主任但美玉坦言。鋼骨架增強復合管是一種新型的復合管道材料,廣泛應用于給排水和石油化工等領域的輸送管道系統中。然而,在高溫、強腐蝕、高應力等極端工況下,鋼骨架增強復合管面臨沖蝕風險,會給整個工程帶來安全隱患。

    “過去,我們通常會采取破壞性試驗,不斷測試產品焊接點的強度,直到滿足使用需求?!迸d欣科技技術總工劉文俊說,“這個試錯過程通常耗費1至2個月,嚴重影響企業研發、生產效率,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消耗和企業成本上升?!?/p>

    針對這一現狀,師俊為興欣科技提供了全新的解題思路——建模分析。

    △“科技副總”師俊在一線指導企業生產

    “我們試圖利用計算機軟件建模并進行有限元分析,根據甲方需求在數字模型中施加相應的載荷參數,模擬產品實際受力場景?!睅熆≌f,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此次探索既是實驗,更是創新。

    “過去在學校搞科研,更多停留在理論上的研究,對企業實際需求了解得不多?!睅熆≌f,在確定解題思路后,他開始頻繁往返于校企之間,將技術理論與生產實踐充分結合,不斷提高模型的計算精度和準確性。

    從材料分析到工藝設計,從模擬實驗到實際生產,在擔任“科技副總”的過程中,師俊設計并搭建了一套復合管復雜載荷測試系統,提出復合管在不同溫度、內壓與彎矩聯合作用等復雜工況下的力學性能分析方法,進一步提高了興欣科技系列產品的整體性能,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新站穩腳跟。

    “師總先后為我們解決10余個技術難題,合作發表SCI學術論文3篇,北大中文核心論文1篇,幫助企業申請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5項?!眲⑽目”硎?,在“科技副總”的技術加持下,興欣科技達成項目協議11項,創造逾2000萬元營收。

    “科技副總”的“星星之火”,正匯聚鄂州科技創新的“燎原之勢”?!敖刂?024年底,鄂州市共選派25名‘科技副總’,幫助破解企業技術難題105個,促成科技成果轉化131個,達成技術創新項目協議83個,涉及協議金額近1億元?!倍踔菔薪浶啪志珠L余蓋波表示。

    左手研發 右手落地“科創飛地”飛出發展新天地

    2月28日,湖北在京設立的首家離岸科創中心——鄂州(北京)離岸科創中心啟動儀式在北京市海淀區武昌魚大廈舉行。鄂州以敢為人先的膽識與魄力,將科創觸角延伸至首都核心區,為中小城市破解人才智力瓶頸提供“鄂州樣板”。

    “中心將構建‘研發在京、轉化在鄂’的協同創新與轉化模式,架起一座京鄂兩地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空中走廊’?!倍踔菔锌萍季志珠L楊偉志表示,此舉有望將首都的智力、技術、資本優勢與鄂州的產業需求深度鏈接。

    △鄂州(北京)離岸科創中心入駐企業產品展示

    啟動儀式當天,3家北京企業入駐簽約,8家鄂州企業“云上入駐”,3個校地校企合作項目、8個京津冀招商項目同步落地,簽約總額達92.5億元,涉及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信息服務等多個前沿領域,拉開京鄂兩地協同發展的序幕。

    對于鄂州而言,這種打造“科創飛地”的嘗試并非首次。2023年6月,鄂州(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為鄂州在外設立的首個“科創飛地”。

    “自中心成立以來,我們搭建‘天網+地網’服務體系,線上建設鄂州科創供應鏈平臺,集成需求、整合資源,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倍踔菔胁_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金先波介紹,根據鄂州《關于支持科技創新供應鏈建設的若干措施》,昌達集團設立了規模達2億元的鄂州市鳳棲天使基金,構建“基金+政策+服務”三位一體支持體系,聯合國資產業基金構建產業投資基金運行矩陣,以金融制度創新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鄂州(北京)離岸科創中心入駐企業產品展示

    有了金融的“源頭活水”,鄂州(武漢)離岸科創中心開始在各大科創板塊施展拳腳?!叭A中科技大學鄂州工研院依托中心組織項目對接10余次,簽訂孵化協議5家,新增申請知識產權47件;入駐企業精微視達‘共聚焦可視化活檢手術’項目入選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成功舉辦全國性技術展示活動?!倍踔菔锌萍季殖晒D化與區域創新科科長鄧宇浩說,鄂州(武漢)離岸科創中心運營一年多以來,聯合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技術合作,先后組織武漢107名科技人員為鄂州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持,全面承接武漢科教、人才、產業等資源外溢,加快打通“轉化-孵化-產業化”循環鏈條,助力光谷科創大走廊鄂州功能區建設。

    “鄂州正以開放姿態吸引外部資源,將‘他山之石’轉化為自身發展內生動力,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耦合?!闭雇磥?,楊偉志表示,“科創飛地”將加速科技成果跨區域轉化,進一步完善鄂州產業鏈生態體系,提升鄂州的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為鄂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高效賦能。

    硬核人才+一流生態鄂州正匯聚創新澎湃動能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核心動能,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鄂州聚焦建設“兩區一樞紐”,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懷,持續創新人才引育機制,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活力。

    2023年7月22日,首屆“7·22鄂州人才周”拉開序幕,鄂州以城市之名重視人才、禮敬人才,吸引鄂州籍在外優秀人才回鄉發展;2024年7月22日,“湖北人才周”暨“7·22鄂州人才周”聯袂呈現,奮力打造新時代人工智能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讓人才成長與高質量發展攜手并進、雙向奔赴。

    每年如期而至的人才周活動,是鄂州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的重要抓手,旨在廣發“英雄貼”,吹響“集結號”。而唯有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才能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

    △首屆“7·22鄂州人才周”

    自2023年起,鄂州上線“鄂州人才碼”微信小程序,聚焦住房保障、就業補貼、子女入學、創業支持等方面,不斷豐富和完善其平臺功能,推動人才服務智慧化、便捷化。

    2024年5月,鄂州面向全球發布“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政策,開展包括高層次人才引育、人才政策進企業、湖北人工智能學院賦能發展、人才專項金融服務、人才安居保障服務、人才生活提質服務等六大行動,鼓勵高層次人才、研發中心來鄂州,努力打造科創人才集聚新高地。

    隨著系列人才政策的深入實施,鄂州先后引進、培育“梧桐項目”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60個,產業領軍人才30名,“人才強企”項目人才4399名,“人才池”項目人才586名,省級以上人才計劃入選者21名。

    此外,鄂州探索創新“揭榜掛帥”項目引才模式,推行科研項目“賽馬選人”引進高端創新人才。2024年,鄂州拿出250萬元支持5個“揭榜制”“賽馬制”項目,科技人才承擔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人才計劃項目140個,8個項目成果獲得湖北省科技獎。同年,鄂州重獎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為12名2024年度“梧桐項目”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發放750萬元獎勵,其中3名人才獲頒2024年度“梧桐項目”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Ⅱ類獎,每位獲得獎勵100萬元。

    截至目前,鄂州市共吸引人才總量達22.9萬,這意味著在鄂州每5人中即有1名科技工作者。建成國家級、省市級科創平臺164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7件,位居全省第三位。在科技人才的集聚效應下,2024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55.65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3%,位居全省第二位。

    從“科技副總”到“離岸飛地”,從“揭榜掛帥”到“人才服務”,鄂州正以制度創新打通科技人才價值實現的“最后一公里”,以一域之光為全省大局添彩。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