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感高新區
一場圍繞“工業上樓”的變革正悄然興起
成為提升產業能級的新引擎
近年來,面對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局面,孝感高新區積極探索創新發展路徑,通過推進工業上樓,實現了土地的集約節約利用,為產業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空間。
政策引領 激發上樓新活力
為鼓勵企業“上樓”,孝感高新區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政策。其中,“工業上樓獎”政策成為推動企業積極參與的重要激勵手段。去年3月,高新區為湖北阿興食品有限公司頒發了首筆“工業上樓獎”,一次性兌付獎補資金436.16萬元。阿興食品在高新區投資建設的工廠,一期工業樓宇總投資2億元,建有一棟四層高的現代化生產廠房。
這一政策的兌現,不僅是對阿興食品的肯定,更是向全區企業傳遞了明確信號:鼓勵建設高層工業廠房,實現土地高效利用。
此外,高新區還推行了“標準地出讓”、“五證同發”等政策措施,以及全區工業企業年度集約節約績效評估,從供地源頭抓起,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間,提升服務保障水平,避免新的閑置土地出現,為工業上樓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盤活土地 承載產業新希望
對于孝感高新區而言,發展空間不足是長期面臨的現實問題。為此,高新區以盤活低效閑置土地等為突破口,大力開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行動,提升土地集約利用率,為工業上樓提供堅實基礎。
以高創智造產業園為例,這里原是漢光公司因資金問題長期未能有效利用的漢光光電產業園,504.6畝土地及地面建筑物處于閑置狀態。高新區深入探索改革辦法,運用市場力量,由高創投進行整體收購改造。
如今,這里已搖身一變,成為集科技研發、孵化加速、生產制造、產業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智慧產業園。目前,成功引進聯光元和、元臻微電、嚴格智能、近觀科技等新質生產力項目落戶。通過盤活閑置土地建設高創智造產業園,不僅改善了土地使用效率,還吸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為工業上樓后的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截至目前,孝感高新區共收回盤活福達曲軸、英諾威、淡雅香、漢光科技等低效閑置土地3100畝,并利用這些土地建成了激光產業園、高創智造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引進了一批優質項目落地。這些新落戶項目使用存量建設用地的比例達到30%,有效促進了新舊動能轉換。
產業集聚 提升能級新成效
隨著工業上樓持續推進,孝感高新區的產業集聚效應愈發顯著。在高創智造產業園,聯光元和發揮了“鏈主”企業引領作用,牽線搭橋近觀科技、德睿光電、思朗科技相繼落戶,形成良好的產業聚集效應。其中,思朗科技算力產業項目便是典型代表。該項目總投資112億元,于今年4月28日在二季度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中順利開工,將建設仿真計算機生產線,打造科學計算機總裝基地等,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算力集群,而該項目所用的160畝地塊屬于批而未供的存量土地,剩余70畝是收回的閑置土地,這充分體現了工業上樓與盤活土地相結合的優勢。
在航天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工程機械等細分領域,通過深入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公共平臺增效提能等行動,全力做大裝備制造產業。截至2024年底,核心區建成高創智造產業園、協豐高科產業園等八大園區,建成2個國家級孵化器,7個國家級創新平臺,規上工業企業近150家,高新技術企業200家左右,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11家,科創“新物種”瞪羚企業22家。
工業上樓讓孝感高新區的產業能級實現大躍升。在未來,孝感高新區將繼續深化工業上樓模式,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加大閑置土地盤活力度,推動產業集聚升級,以高新之為助力主城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