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黎東輝:打造聯動支點 托舉中部崛起
    發布日期:2025-05-21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宜都融媒體

    “隨著三個地方‘一小時’通勤圈的實現,漢襄宜‘金三角’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相互支撐的集成效應將會進一步彰顯?!?月14日,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黎東輝表示,區域聯動戰略在“支點建設”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湖北將區域聯動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抓手,著力構建起省會帶動、漢襄宜協同、多點支撐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兩個關鍵,打造中部崛起聯動支點

    問:統籌區域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區域聯動戰略在“支點建設”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請問制定這個戰略的主要考量是什么?

    答: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緊扣“高質量、一體化”兩個關鍵詞,加快構建省會帶動、漢襄宜協同、多點支撐的區域發展格局,更好服務和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著力打造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聯動支點。

    堅持龍頭牽引,將區域聯動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抓手。支持武漢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武漢都市圈成為全國重要增長極。支持襄陽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襄十隨神城市群協同發展。支持宜昌打造聯結長江中上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引領帶動宜荊荊恩城市群共同發展。力爭到2027年,武漢都市圈、襄十隨神城市群、宜荊荊恩城市群GDP分別達到4.3萬億元、1.3萬億元和1.7萬億元左右。到2030年,以武漢都市圈為中心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湖北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作用明顯增強。

    緊扣協同共建,將“金三角”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戰場。近年來,武漢、襄陽、宜昌基礎設施互聯、科技創新協同、產業發展共進的態勢加速形成,特別是隨著漢宜高鐵、襄荊高鐵年底全線貫通,襄宜高速加快建設,高鐵加高速的“雙高交通圈”將全面形成,為漢襄宜協同發展提供高效率互聯互通的硬支撐。我們將乘勢而上,進一步健全完善“金三角”協同發展機制,加快推動建立在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基礎上的“綠色增長”,推動能夠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與共同富裕的“包容增長”,推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與能夠發揮先發優勢的“智慧增長”,不斷提升經濟集聚度、區域協同性和整體競爭力。

    強化聯動發展,將湖北作為助力全國協調發展的主力軍。充分發揮湖北地處我國主要經濟區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深度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等四大經濟區域,加快建設國家戰略腹地,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為加快中部地區崛起作出湖北更大貢獻。

    全域聯動,提升黃金地帶發展成色

    問:剛才,您提到要以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推動全省實現綠色增長、智慧增長、包容增長。能詳細介紹一下有關工作安排嗎?

    答:支點建設,既要有中心城市帶動,也要實現全域聯動。以武漢、襄陽、宜昌為頂點,以江漢平原為腹地,合圍而成的三角區,是我省乃至全國經濟地理版圖的黃金地帶。隨著漢襄宜“一小時”通勤圈的全面實現,“金三角”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相互支撐的集成效應將會進一步彰顯。下一步,我們將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推動流域共治,構建綠色增長的理想空間。強化長江漢江兩大水系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推進荊楚安瀾水網建設,扎實做好江漢平原南方黑土地保護利用“大文章”,以“兩江一平原”良好的生態空間厚植漢襄宜“金三角”綠色發展底色。年內全面啟動三峽水運新通道項目建設,加快實施長江萬噸級、漢江2000噸級航道整治工程,打造以長江黃金水道為核心的綠色高效集疏運體系,建設長江流域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帶。

    強化科創共興,夯實智慧增長的基礎支撐。推動漢襄宜共創高能級創新平臺、共促高效率科技成果轉化、共育高水平創新主體、共建高質量創新鏈產業鏈。全力打造武漢光電子信息、“漢孝隨襄十”萬億級汽車走廊、“宜荊荊”磷化工、“荊襄宜十”綠色循環電池等世界級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漢襄宜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推進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擴面提質,加快構建“研發在金三角、轉化在市州”的創新格局。

    推進民生共享,打造包容增長的示范樣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群眾關心的交通、教育、醫療、政務等問題上下功夫、促融通。著力打造漢襄宜半小時低空經濟圈、1小時高鐵圈、3小時高速圈,加快完善低空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和低空應用場景服務體系。支持以漢襄宜為核心建立跨區域教育交流協作平臺,進一步深化醫療合作,加快建設華中區域糧食應急保障中心、應急救援中心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等機構。支持漢襄宜協同共辦民生實事,加快高頻服務事項“一網通辦、跨市通辦”,推動博物館等公共資源聯動共享。

    借“圈”發力, 共啟區域發展全新未來

    問:區域發展既包括內部的協同融通,也應該包括外部的聯動發展。請問湖北在聯動周邊、服務和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上有哪些舉措?

    答:湖北聯結東西、承接南北,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兩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交匯地。我們堅持把湖北區域發展放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大局中考量,以高質量發展推動支點建設成勢見效,努力為全國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做強鄂湘贛“鄰里圈”,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以武漢都市圈為中心,長株潭、南昌都市圈為重點,加強鄂湘贛三省協作,共同制定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五五”實施方案。協同推進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等重大工程,打造“運河上的鄂湘贛”;協同推進省際高速公路通道和武九高鐵直通線、武漢至安慶高鐵等重大鐵路項目規劃建設,打造“軌道上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共建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聯盟,爭創長江中游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形成中部技術交易大市場,打造“科創鏈上的中三角”;推進產業跨區域集聚發展,強化武漢、長株潭、南昌都市圈產業協作,打造“產業鏈上的都市圈”。

    做實中部六省“朋友圈”,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加快推動中部地區連網絡、建樞紐,共推沿江高鐵合武段、京港臺高鐵阜黃段、合康高鐵隨信段、京港澳高速改擴建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為重點區域,在強化能源資源供應保障、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產業鏈供應鏈配套等領域加強合作。組建中部六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展聯盟,深入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省際毗鄰地區合作創新。推動中國(武漢)光谷、合肥聲谷“雙谷同創”。

    做活區域合作“發展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依托京廣、京九、沿江高鐵等國家重要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區域合作。以科技聯盟、產業合作、人文交流、對口協作為支撐,建立與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高校對接融合機制;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協作,打造長江中游產業合作集聚區;深化京堰對口協作,確?!耙粠靸羲览m北送”;進一步密切沿長江省市合作,積極融入中歐班列國際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全力將湖北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樞紐、引領中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中國式現代化的區域樣板。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