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時,她總愛站在果園里。晚風掠過沉甸甸的葡萄架,拂過掛滿水珠的梨樹葉,在她磨出老繭的指尖打了個轉。二十六載春秋,這片土地記得她每一個腳印的重量——從供銷社統計員到全國勞模,田習姣用半生時光,在泥濘中種出了金果子。
“現在正是梨樹疏果的時候,樹和人一樣,要有一個空杯的心態,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迎來豐收?!彪m然身著正裝,但剛從北京人民大會堂回鄉的田習姣第一時間記掛的還是她的農場,這是她用汗水和行動筑造的烏托邦。
沿著平整的觀光路走向果園深處,梨樹葉子在烈日下閃著光,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色,誰能想到,26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荒地。
摩托車上的農經課
1998年的冬天特別冷。這一年,23歲的田習姣下崗了。
供銷社改制文件下發那天,田習姣把鐵皮柜里的賬本碼了又碼,算盤珠子彈出的脆響,成了她辦公室生涯的最后一支離歌。
“要不,試試種地?”丈夫的提議像一粒飄搖的種子,落在田習姣的心田。
回到家鄉,田習姣承包了一片撂荒地,踏上了果農之路。從辦公室走向田間地頭,她握鋤頭的手還帶著統計員特有的白皙。
“當時市場上獼猴桃數量少、價格高?!钡谝荒晏锪曟诘乩锓N上了獼猴桃樹,但由于資金有限,技術不完善,種出的獼猴桃又酸又澀。在命運的坎坷中,田習姣終于哭出了聲。
擦干眼淚后,田習姣總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在于缺少相應的種植技術。
為學習種植技術,田習姣特意考取了摩托車駕照,從此鄉間小路上,總有個戴草帽的身影在飛馳——農科站的門檻被她踏出了凹痕,圖書室的《果樹栽培學》翻出了毛邊,連省城專家的電話都存滿了通訊錄。
栽培、澆水、施肥、防病等各個環節,田習姣邊學邊試,最終通過種植桃樹賺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五菱車里的三千晨昏
“桃樹只有五六年的豐產期,所以必須轉型?!?006年,掙到第一桶金的田習姣決定種植葡萄,并為此向銀行貸款90萬元。
架子上翠綠的葡萄越長越大,田習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意外卻來得猝不及防。
2007年的一場洪水讓田習姣兩年的努力化為泡影,90多萬元的貸款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但當丈夫問她:“還種不種地?”田習姣卻堅定地說:“種,大不了從頭再來?!?/p>
第三年,田習姣借遍了親戚朋友重新種植葡萄,最終迎來了大豐收。
“自己送一趟才200多,叫貨車送要600多,一個月就是一萬多塊?!睘楣澥¢_支盡快還債,田習姣買了輛手動擋五菱面包車,自己開車送貨。
早上4點起床送貨,回來就下地干活,把更便宜的廢舊鋼纜拆開搭葡萄架,為了還債,田習姣一天只睡3個小時,現在提起這段經歷,她總是笑著說:“果園里的蚊子能把人抬走,但當時我就是一點感覺都沒有?!?/p>
葡萄園里的溫度魔法
2008年的那個秋天,當最后一串葡萄從枝頭摘下時,田習姣站在種植園里,四周彌漫著果實的清甜。她望著遠處菜地里泛著銀光的薄膜,突然像觸電般怔住了——“蔬菜能用薄膜控溫,葡萄為什么不行?”
2010年春天,田習姣的葡萄園披上了透明的“鎧甲”。清晨的露珠在薄膜上滾動,折射出七彩的光,那些總愛在雨季作亂的病害也悄然退散。當周邊果園還在等待葡萄成熟時,她的枝頭已掛滿果實,比往年整整早了一周。
兩年間,田習姣反復試驗。中掛覆膜如護盾,地面覆膜似暖毯,最終淬煉出“三膜覆蓋”的黃金比例,每畝能增收三千元。
“根須是葡萄的命脈?!薄叭じ采w栽培法”成熟后許多同行慕名而來“求醫問道”,做事雷厲風行的田習姣耐心耐煩,有問必答。在她的努力下,“三膜覆蓋栽培法”在江漢平原普遍推廣。
葡萄藤見證了田習姣的成長:從2009年的一百畝綠浪,到2013年五百畝的紫色海洋。
吃過沒技術的虧,嘗到了有技術的甜。2015年,田習姣創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田習姣創新工作室”,先后摸索出大棚柑橘種植、冬桃種植等技術,“葡萄園”漸漸成了“四季果園”。
20多年來,心怡農場累計為務工人員發放薪酬逾千萬元。這些年,從婦女代表到人大代表,從荊楚楷模到全省勞模,從科技特派員到中共黨員,田習姣獲得的榮譽和頭銜越來越多,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大。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田習姣手把手幫助周邊果農優技藝、抓管理,提供技術、種苗、銷路等全方位支持。在她的帶領下,心怡農場周邊建起了規模不等、項目各異、各具特色的農莊21個。
田間逐夢三十載,貴在從心不流離。正是這份堅持與熱愛,讓田習姣一路從田間地頭走進人民大會堂,她說:“去人民大會堂的前一個晚上,我一直睡不著覺。我一直在想:為什么會選我?什么是勞動者精神?我的理解是:先自己努力干,一定要干好,干好了就會有人來學,然后把自己知道的告訴給他們,大家一起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