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溪鎮的板凳會上,一場場文明的對話悄然展開。村民關心什么,“板凳會”就交流什么;村民聚在哪里,“板凳會”就開在哪里……大家圍坐在一起,宣講政策、解決民憂、促進發展,這樣的場景不僅展現了基層治理的新模式,更體現了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板凳會:政策宣講平臺在這里搭建
在陸溪鎮的各村灣,一張張小板凳成為了政策宣傳的溫馨平臺。這些“板凳會”不僅拉近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也讓黨的政策和法規更加深入人心。每當夕陽西下,村民們便會自發地聚在村頭巷尾,圍坐在一起,聽政府工作人員宣講最新的政策和法規,整個過程充滿了溫馨和親切的氛圍。
近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村民們紛紛搬出自家的小板凳,聚在村口的空地上。村干部、志愿者、老黨員,大家圍坐一圈,開始了這場特別的“板凳會”。
“鄉親們,你們知道嗎?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的農業會更加現代化,我們的村莊會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富裕?!毙v沒有用高深的理論、復雜的術語,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社會保障政策等,一點一滴地講給大家聽。這種面對面的交流,不僅讓村民們對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強了他們對未來的信心。
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贊同。接著,老黨員李大爺站起來,結合他多年的工作經驗,給大家分享了他心中的鄉村振興夢?!霸蹅兇謇锏穆沸藓昧?,燈光亮了,環境美了,這都是黨的好政策帶來的變化。我們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共同努力,讓我們的村子變得更加美好?!崩畲鬆數脑?,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在邱家灣村,這種“板凳會”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用最接地氣的語言,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防災減災、防騙反詐、移風易俗、未成年人保護等內容傳達給每一位村民。這種宣講方式不僅解決了場地局限的問題,更消除了與群眾的距離感。
“這種形式的宣講會真的很好,大家圍坐在一起,就像家人一樣?!贝迕窆擞⒏锌?。在她看來,這種親切的交流方式使政策宣講更加生動,也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另一位村民杜光普也表示:“以前我們總覺得政策離我們很遠,現在通過板凳會,我們不僅了解了政策,還能參與其中,增強了咱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p>
陸溪鎮通過“板凳會”這種親切的交流方式,不僅達到了政策宣傳的目的,還讓村民們有了交流情感、增進理解的平臺。同時,村民們還可以聽到最新的政策信息,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共同探討村里的發展問題。
板凳會:民聲民憂的紐帶在這里連接
每天中午時分,年過八旬的邱家灣村村民張奶奶和幾位老鄰居相繼走進村里新建的“幸福食堂”,排隊打好飯菜,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你一言我一語,呈現出一派熱鬧和諧的景象。
據了解,邱家灣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8個自然灣,總戶數585戶,總人口2404人,常住人口698人,其中60歲以上461人,是典型的“老人村”。一次“板凳會”上,村民們紛紛建議,在村里建設一個“幸福食堂”,給老年人提供更精準化的養老服務。
“既然群眾有需求,且想法是可行的,那么我們就要探討如何實施的方案了?!贝妩h總支書記黃輝介紹,該村通過“板凳會”,就食堂選址、規劃設計、運營模式、就餐價格等問題進行討論,充分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和監督權,激發了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在陸溪鎮,“板凳會”不僅是一個政策宣傳的平臺,更是村民們表達訴求、反映問題的重要渠道。政府工作人員通過這種形式,現場傾聽民聲,及時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增強了村民的歸屬感和滿意度。
在官洲村窯墩村灣的一次“板凳會”上,村民們紛紛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從人居環境整治到基礎設施提升,從土地復耕到集體經濟發展,話題多元,既有尖銳的“挑刺”批評,也有開誠布公的建議。
官洲村黨總支書記譚如海坦言:“‘板凳會’是我們村改變會風、轉變作風的一個探索嘗試,目的就是走到群眾中間,更好為民服務?!?/p>
通過實行“小板凳會+矛盾化解”的方式,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末端,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目標?!按甯刹拷洺I钊胩镩g地頭、村民院落,幾個小板凳一湊,共同察矛盾根源、探問題緣由,解疙瘩、和關系?!弊T如海介紹,今年以來,官洲村共成功調解土地糾紛2起、鄰里矛盾5起,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在界石村的一場“板凳會”上,有村民反映村灣道路無路燈,晚上出行非常不便。愛心人士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捐贈路燈,解決了村民晚上出行難題,切實增強了村民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每一次“板凳會”都是一次心與心的溝通,讓每位村民們都深刻體會到了家的溫暖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這也正是陸溪鎮“板凳會”以“話”為媒,共同描繪文明新風貌的生動寫照。
板凳會:發展的智慧在這里匯聚
在陸溪鎮的“板凳會”上,政府與村民之間的互動不僅限于政策宣講和解決民憂,更是一個匯聚智慧、共謀發展的平臺。通過這種形式,村民們積極參與家鄉發展規劃,共同探討和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方案,推動陸溪鎮的經濟和社會進步。
在官洲村的一次“板凳會”上,村民們圍繞村里的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拔覀兇宓淖匀毁Y源豐富,可以依托這些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帶動村民增收?!币晃淮迕窠ㄗh;另一位村民則建議:“村里的道路需要進一步硬化,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方便村民出行,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p>
官洲村黨總支書記譚如海在認真聽取了村民的意見后表示:“大家的建議非常寶貴,我們將吸納這些建議,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蓖ㄟ^這種面對面的交流,不僅能夠及時了解村民的需求,還能與村民們共同探討解決辦法,增強了村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在邱家灣村,“板凳會”也成為了村民們共謀發展的平臺。村民們積極提出自己對村莊發展的看法和建議,從農業種植到農產品加工,從文化活動到社區治理,話題廣泛,討論熱烈。
“通過板凳會,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村民的需求,也能夠與村民共同探討解決辦法?!鼻窦覟炒妩h總支書記黃輝表示,將把村民的意見納入村莊發展規劃,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真正惠及村民。
村民們紛紛表示,通過“板凳會”這種形式的交流,不僅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還能參與到村里的發展中來,感覺自己的聲音被重視了,很有成就感。
“板凳會”不僅僅是一個討論的平臺,更是一個行動的起點。每次“板凳會”后,大家都會積極行動起來,將討論的內容付諸實踐。在官洲村,村民們自發組織了“美麗家園”行動,定期清理村里的垃圾,種植花草,美化環境。在邱家灣村,村民們成立了“柑橘合作社”,共同引進新技術,提高柑橘的產量和品質。在界石村,村民們積極參與文化活動,傳承和弘揚村里的傳統文化,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板凳會”上的每一次對話,都是在心間播撒文明的種子。陸溪鎮通過這種貼近群眾的方式,不僅拉近了政府與百姓的距離,更激發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共同推動了鎮域的和諧發展。未來的陸溪鎮,必將在文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綻放更加燦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