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
最近又雙叒叕火啦!
剛剛捧回了
“全國文明城市”
金字招牌
團城山風光
黃石用13年“蟄伏”+4年“逆襲”
上演現實版“爽文劇本”
交通秒變“基建狂魔”
產業組團“爆肝搞事業”
鄉鎮集體“開外掛”
……
從月亮山頂遠眺黃石城區
這座全國文明城,點石成金地
正用“全域一體化”的神奇魔法
上演從“單打獨斗”到“全域開掛”的
逆襲劇本!
打開黃石地圖
6個縣(市、區)
47個鄉鎮(街道、場)
1023個行政村(社區)
散落成點,交織成網
大廣高速黃咸高速互通
加快建成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
服務推動全省支點建設
黃石地圖上的每一個點
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增長點
全域一體化,交通要先行
???? 20分鐘到花湖機場:大廣高速東方山互通工程通車,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通道(海州大道至百花路段)全線貫通,鄂州花湖機場高速二期項目建設也按下了加速鍵,黃石實現了駕車20分鐘到花湖機場。
???? 30分鐘閃現武漢:城鐵+快速路無縫銜接,城鐵30分鐘到武漢。
???? 融入都市圈,暢通域內外:城市公交開進了新港園區,現代有軌電車開進了大冶湖新區。黃石長江公路大橋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橫一”S203西塞街辦至新港園區段、“縱二”G106鐵山至大冶段(替代線)等武鄂黃黃快速通道提升項目路基工程全線貫通。
黃石新港碼頭
黃石全域“半小時交通圈”不僅縮短了地理距離更打通了要素流動的“任督二脈”
全域一體化發展
暢通要素循環
加快產業一體化是關鍵
以黃石光電子信息產業為例
黃石全域聯動
深度融入武漢“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
奮進千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先后建成
省級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產業示范基地
華中最大光纖激光器生產基地
中部最大高端銅箔生產基地
黃石大冶湖電子信息產業園
“黃石?不是挖礦煉鋼嗎?”
現在請叫我
“光電子信息千億集群操盤手!”
在開發區·鐵山區,以PCB、新型顯示、智能終端、智慧激光為主導,聚集了滬士電子、聯新電子、聞泰科技、銳科激光等一批鏈主企業。
陽新縣側重發展光電子信息基礎材料及危廢處理配套;下陸區加快發展銅加工及循環經濟產業;西塞山區則發展電子信息配套加工企業。
大冶市建成50萬平方米光電子信息產業園,大美科技、奕元達、泓圖光電、惠盈顯示等企業落戶,初步形成“上游材料—中游模組—下游應用”全鏈條。大冶市經信局副局長朱容準介紹, 2024年大冶光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值18.4億元,同比增長23.2%。
如今
黃石235家光電子信息企業聚鏈成勢
其中
117家規上企業與26家頭部企業
協同發力
3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憑借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產品迭代
為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從“鎮域突圍”到“集鎮崛起”
黃石的鎮域經濟
用實力上演現實版爽文
產業組團“開外掛”
鄉鎮集體“放大招”
連政企合作都能玩出
“雙向奔赴”的神仙劇情
加快“硬聯通”步伐
提升“軟聯通”水平
黃石一體化發展按下“快進鍵”
黃石長江航道繁忙
依托工業優勢、長江黃金水道、億噸港口、綜保區、“公鐵水”多式聯運、鄂州花湖機場的優勢,新港園區????源口鎮正在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家,新增市場主體480戶,奮力爭創中部百強鎮。
“黃金湖甲魚”“殷祖白茶”通過黃石供應鏈平臺整合陽新、大冶等地資源,形成“育苗—加工—冷鏈”跨區域鏈條,帶動黃石全域2400余家農業主體增收3000萬元,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70多億元。
渤??毓墒且患覍I研發、生產顆粒、粉劑和溶劑生物肥料的高科技公司,擁有“福盈門”“渤?!薄凹t鴿”三大知名品牌?!肮疽黄诠こ掏顿Y5.6億多元,今年2月試生產,年可產各類生物肥料60多萬噸,實現稅收2000多萬元?!痹摴靖笨偨浝沓捊榻B,企業從打樁到試生產,僅用了半年時間。
剛開工建設時,廠區門前的廢棄鐵路影響了車輛進出,大冶市、還地橋鎮多次赴武漢鐵路局協調,最終同意在企業廢棄的鋼軌下作業,解決了出行難題。
今年開春企業準備試生產,招工情況不理想。在與政府部門溝通后,僅用了幾天時間,大冶市、還地橋鎮聯手為公司招聘300多名員工。
“這讓我們總公司非常感動,并決定把總部遷至還地橋?!背捳f,企業二期計劃投入5.2億元,建設研發中心,從事生物苷的提取、產品研發等。
渤海生物控股
伴隨著交通大動脈貫通
產業大融合互補
政務服務大范圍通辦
“全域一體化”帶來更多的可能
開發區·鐵山區
黃石時光匯“五一”爆火
百花街、流浪礦山等商業街
憑“低密度、深體驗”的特色
點燃假日經濟新引擎迸發出文旅體商融合發展新活力
磁湖東岸風光
黃石
在全域一體化發展的“爽文劇本”中
實現深度融合
交通“開掛”打破地理封印
產業“抱團”甩出王炸組合
鄉鎮“逆襲”變身流量擔當
政務“高能”直接體驗感拉滿!
這樣的黃石
你敢說不熱血?
新聞評論
握指成拳
□ 鄂東評
黃石以精細工筆畫描繪協調發展圖景,城鄉在聯通融合中迸發蓬勃生機。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黃石在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必須握指成拳,聚合資源、抱團發展,加壓前行、全力攻堅二季度,奮力沖刺、確保實現“雙過半”,一步一個腳印把中國式現代化黃石篇章的新藍圖變為可知可感的美好現實。
握指成拳,要在“新”字上求突破。要聚焦電子信息、生命科學、清潔能源等領域,加強產業協同,圍繞全市十大產業鏈圖譜,主動融入全市大局,立足長遠、算好大賬,通過深化改革、聯合創新,有效破除制約要素自由流動障礙,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科學研究與市場應用耦合度,推動區域間從競爭走向競合。
握指成拳,要在“融”字上下功夫。要統籌規劃重要市政公用設施向城市郊區和規模較大中心鎮延伸,優化城鄉道路、供水、供電、信息、垃圾污水處理等設施布局和一體化設計,實現“硬融通”。在“軟融通”上統籌做好鄉村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改造整治、管理維護,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
握指成拳,要在“實”字上見成效。要推動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一體化、城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城鄉政務服務一體化,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大鄉村居民在基本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推動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社會事業向基層覆蓋,不斷建立健全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體制機制。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在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上,黃石要以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勁頭,持續推動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用“全域一體化”奏響區域融合發展“嘹亮交響樂”,構建全域從“共融”到“共榮”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