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紅為本色!綠為底色!古為特色!看這里→
    發布日期:2025-05-30 來源:?孝感日報https://mp.weixin.qq.com/s/NnEXH3iuaYAt6eeNht 編輯:宜都融媒體

    79年前,中原突圍,打響解放戰爭第一槍。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留下戰斗史詩和光輝足跡,程世才等16位開國將軍從這里走出。大悟縣宣化店鎮有著光榮的紅色基因,現有革命遺址22處。

    大悟縣宣化店鎮中原突圍紀念館

    近年來,孝感市為宣化店鎮的發展提出建設目標:全面提升“全國解放戰爭打響地”的知名度、影響力,奮力打造“鄂北紅色旅游第一鎮”。大悟縣提出“雙城驅動、一環三線”戰略,將宣化店鎮放在與縣城區同等位置打造。

    是機遇也是挑戰新時代的宣化店如何破題?面對這個課題宣化店鎮在尋答案——紅色牽引、綠色打底、古色襯托積極探索紅綠資源價值轉換通道立體打造多元振興發展的紅色地標

    紅為本色

    紅色景點串珠成鏈紅色文旅再升溫在2.3公里的“突圍路”上河西村黨支部書記吳成意正講述“圍”字的歷史密碼:

    “‘圍’,里面是個韋,外面白色的部分代表口字旁,象征著圍困部隊。上面冒個尖,寓意突圍勝利了,這是個象形象意的字?!?/p>

    作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示范村,河西村,見證了中原突圍的生死抉擇,是全國解放戰爭打響地。至今保留著中原軍區政治部、干部學院舊址等。

    中原軍區干部學校(資料圖)。全媒體記者李文勇 攝

    以“傳承革命志、重走突圍路”為主題,打造鄂北風格民居、新四軍大食堂、民俗五坊、突圍路等核心景觀……河西村將紅色故事融入景觀建設,成了熱門紅色打卡地。

    中原突圍紀念館與河西村直線距離800米游客既可在紀念館內透過珍貴文物與沉浸式展陳感受革命先輩的熱血豪情也能沿著紅色步道重走革命足跡,聆聽歷史回響

    孝感廣電,贊85過宣化西橋宣化店老街左邊入口處一座復古風格的門樓上刻“中原紅街”四字

    在建的紅街深處坐落著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出門樓,南行上坡尋到了首長舊居、中原軍區大會場

    大悟新聞,贊37聽街上的老住戶講當年中原軍區的將士就住在老百姓家中這條街家家有紅色故事人人有紅色情懷

    老街隔著竹竿河可望到談判舊址一座中式復古風格的風雨橋在建中起于談判舊址湖北會館旁終于首長舊居和軍區大會場

    位于大悟縣宣化店鎮竹竿河西岸的“湖北會館”

    2017年,大悟縣整合資源,對原有的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首長舊居、中原軍區大會場及談判舊址做進一步修復,與新建的中原突圍紀念館、館前廣場等融為一體,形成中原突圍景區。中原突圍景區先后被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4A級景區、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成為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紅色名片。

    風雨橋建成后,將直接連接兩岸紅色遺址,把中原突圍紀念館、湖北會館、首長舊居、中原軍區大會場、中原紅街、中原軍區司令部、開國少將董志常將軍故居等紅色景點串珠成鏈,聚鏈成群。

    今年1至5月宣化店鎮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同比增長11%隨著景點的串聯升級紅色文旅將再次升溫

    孝感廣電,贊23

    綠為底色

    綠色產業提檔升級綠色生態共呵護宣化店鎮依山傍水東大山、五岳山、朝天山等重疊兀立淮水支流竹竿河穿境而過

    竹竿河畔,濱河綠道蜿蜒如練。竹竿河是宣化店鎮的“母親河”,全長131公里,其中宣化境內長20公里。

    2022年,宣化店鎮綜合治理竹竿河鎮域15公里流域,建設3.7公里濱河綠道。2023年,竹竿河獲評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治理后,環境變好了,水變清了,天氣好的時候,我們都喜歡來這散散步?!备浇木用裣残︻侀_。

    “漠漠水田飛白鷺”這是該鎮蓮塘村“白鷺島”的生動寫照

    孝感日報,贊13

    三面環水,形成一個環島。島上植被茂密。站在觀景臺上遠眺,鷺鳥們時而低空掠過,時而盤旋高歌。

    “島內有30多種鳥類,白鷺居多,還有藍喉蜂虎、綬帶、貓頭鷹、雉雞、黃鸝鳥等?!?5歲的護鳥人羅遠國介紹。

    20余年時間,從幾十只到兩萬多只,承載了羅遠國一家人及當地政府的辛勤汗水與智慧結晶。如今,這里成為了一處重要的生態保護基地。

    不只是生態“綠”謀綠色發展、做綠色文章“綠色產業”也是宣化店鎮發展的“關鍵詞”

    5月,正是早期黃花成熟的時節。王莊村黃花菜種植基地里,村民們嫻熟地采摘含苞待放的花蕾。

    孝感、云夢、安陸、大悟融媒體中心記者在王莊村黃花菜種植基地拍攝村民采收黃花菜場景。云夢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田軍 攝“凌晨4點多就來了,每天勞作六七個小時,活也不重,閑著在家也有一份收入?!贝迕穸i鵬欣喜地說。

    “凌晨采摘的黃花菜當晚就能端上全國各地的餐桌?!蓖跚f村黨支部書記董潤輝介紹,寄遞物流讓黃花菜不愁銷路。同時,220畝黃花菜基地帶動100多戶村民就業,村里深加工項目即將啟動。

    河西村的悟芝堂靈芝康養基地里村民們正在種著白芨的土壟上鋤草一旁的西瓜地里藤蔓匍匐延伸

    基地負責人高升華介紹,基地以種植靈芝為主,休耕期間則以應季蔬菜、水果為主,還種植了白芨等中藥材。旅游旺季,農產品十分暢銷。

    位于河西村的悟芝堂靈芝康養基地(資料圖)。全媒體記者李文勇 攝

    近年來,宣化店鎮因村施策,走出一條有主導、有標桿、有特色的鄉村產業發展之路。建成陳河村蜜薯、王莊村黃花菜、河西村靈芝等16個特色產業基地。全鎮累計有4萬余畝青油茶、28萬畝板栗。截至目前,該鎮特色產業總產值達2.04億元。

    五月的宣化店板栗花綻放枝頭

    打造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真正讓群眾共享發展的成果。該鎮以助農產品店為依托注冊“竹竿河”商標,推介宣化香米、鮮板栗仁等本地特色產品。

    成立板栗協會等農業專業協會,引進板栗加工廠,延伸產業鏈條。宣化店米面油加工廠、悟芝堂靈芝繁育加工中心等一批農業深加工企業正在加快建設,預計每年可以為全鎮40個村集體均增收10萬元以上。

    古為特色

    文化遺產開發保護古跡遺址揭面紗早晨7點的宣化店鎮街巷里,早點飄散的香氣是集鎮蘇醒的標志認識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從美食開始

    中原街、建新街交叉口的程氏大悟炕餅子,剛出爐,咬上一口,酥香脆。斜對面的早點攤,一碗混著豬大腸、豬血、豆腐、荊芥的大腸湯,讓當地人吃得心滿意足。對外地人或許有挑戰性,但當地人愛的就是那股子“味”兒,美譽“牽腸掛肚湯”。

    這一碗湯,源自于北鄰的河南省羅山縣,是過往年代貧苦人家打牙祭的“肉食”,也是鄂豫交界地帶風俗的融匯,更是宣化店鎮悠久歷史傳承的見證。

    程氏大悟炕餅子。全媒體記者盛為華 攝

    宣化店鎮建鎮之始可追溯至400年前的集市。1933年前,此地隸屬于羅山縣。這里水陸交通便利,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是兵家必爭之戰略地。據史料記載,元憲宗九年,忽必烈大敗宋軍后,在此安營扎寨,將此地命名為大勝關,曾多次在此設置臨時縣衙。

    有了大勝關,所以有了大勝村,出現了大勝關橋。老橋于2022年垮塌,新橋擬原位重建。建成后,連接宣化店鎮中和大勝小學,也連接起鎮區與大勝村。

    鎮老街東側中段,有一座徽派建設風格的酒館——醉仙樓,曾作為黨的秘密聯絡站與武裝起義的指揮中心。鎮政府啟動醉仙樓修繕項目保護文化遺產。

    山水之間,多古村落各美其美

    八字溝古民居。大悟融媒 胡祥鈺 攝

    五岳山下鐵店村藏著八字溝古民居被列入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始建于清光緒十五年,是典型的鄂東北民居特色。占地約三十畝,古式建筑的房屋前后共五排,96間房舍。

    墻上的石雕、磚雕和門樓、廂房上的木雕,人物、鳥獸、花草栩栩如生,無不訴說歲月的悠久。2017年,鎮政府重新修繕此處省文物保護單位,古民居再現昔日風采。

    大悟新聞,贊98

    看漢川,贊31獅子山下有姚畈村曾家灣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石條地基,磚瓦結構五進深,古韻猶在另有青龍嘴石碑、石拱橋等古跡每一處講述的都是一個歷史故事

    境內深山隨處可見石寨遺跡更藏古寺道觀遺址比如五岳山廟、東峰庵、玄壇觀等

    據了解,宣化店鎮正在編制歷史文化名鎮規劃,全力申報“第八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將姚畈曾灣古村落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積極推動八字溝古民居申報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