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
枝江市百里洲小學
舉行兒童節暨端午節活動
四(3)班學生文浩
和五(2)班學生小宇
參加班級合唱后
還在游園時和同學們
分享了讀書故事
鄉村孩子在讀書會上分享讀書故事。島上書店供圖
文浩和小宇是“中國好人”、島上書店創始人陳木蘭發起的“一平米閱讀空間”項目受益者?!傲弧鼻跋?,在長江第一大江心洲百里洲鎮,99個農村留守兒童的“一平米閱讀空間”,點亮了——
告別“墻角兒”和雜物間,有了透亮安靜的房間;告別趴著寫和“借光讀”,有了嶄新的書桌和臺燈;告別閱讀少和無陪伴,有了多彩書籍多方關愛……
一年來,“一平米閱讀空間”鄉村伴讀項目在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免費為農村有需求的留守兒童打造閱讀空間,配備書桌、臺燈、書本等物品,通過志愿者伴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童話般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志愿者為小宇安裝書桌。島上書店供圖
一平米可以做什么?一平米改變了孩子什么?近日,記者跟隨陳木蘭和她的伙伴,再次回訪“一平米閱讀空間”使用情況,看到一平米空間裝下的是一個夢想的起源,一盞燈的微光點亮的是一片星空的希望。
“昆蟲男孩”
走進奇妙的大自然
READING BOOKS
陳木蘭
一平米閱讀空間,像一顆顆種子播撒到鄉村里去,未來它們會發芽嗎,會開花嗎?
“文浩在家嗎?浩浩——”穿過一片麥茬田來到劉巷村,陳木蘭在一棟平房前大聲呼喚。
一個穿海軍衫的10多歲男孩跑出來,開心地拉住陳木蘭的手,笑臉在夕陽下格外燦爛。
這是陳木蘭第六次到文浩家回訪。
陳木蘭回訪文浩的閱讀空間。黃翔 攝
“當時,文浩趴在油膩膩的飯桌上寫作業,房間光線昏暗,家里除了課本,沒有一本課外書籍?!?024年5月1日,陳木蘭第一次走進文浩家,向他的奶奶提出,經學校推薦,島上書店準備給孩子打造一個閱讀空間。奶奶婉拒說:“這孩子爸媽長年在外打工管不到他,調皮不愛讀書,盡在溝坎里捉蟲子玩,就不浪費您的錢噠?!?/span>
陳木蘭說,孩子愛玩是天性,對昆蟲的興趣應該鼓勵和加以引導。隨后,她又與文浩的父母聯系,建議多抽出時間關心孩子,共同為孩子的學習提供更好條件。
25天后,在學校和村委會的協助下,文浩有了自己的閱讀空間,為了讓書桌靠窗向陽,爺爺奶奶特地將臥室的床挪了位置,方便孫子安心學習。
今年2月,文浩除得到11本書外,還有60個玻璃瓶,這是陳木蘭回訪時帶給他的“特殊禮物”?!翱梢园牙ハx制成標本保存在玻璃瓶里,不用天天去捉耽誤學習,將來當個昆蟲學家喲?!标惸咎m鼓勵他。
“你知道屎殼郎為什么喜歡把糞便滾成球嗎?其實它是用于交配繁殖的……”3個月時間,文浩把那本《不可思議的昆蟲大書》翻了又翻,獨對屎殼郎如癡如醉。
臨走時,文浩從書桌下拿出兩個裝著昆蟲的瓶子說,“這是剛抓的屎殼郎,我還弄懂了它們可以利用雙重天體線索進行導航定位,包括銀河定位導航系統和月光導航系統?!标惸咎m當場與他約定,6月份專門舉辦一場“文浩與屎殼郎”的主題讀書會,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昆蟲、熱愛大自然。
“未來畫家”
編織多彩的童年
READING BOOKS
陳木蘭
無論這個孩子身處什么樣的家庭里,我們都要為他開辟出一塊空間,讓他的人生不要太過荒蕪。
左邊是一張大方桌,挨著的是一張小方桌,右邊是一張床,房間堆滿雜物凌亂不堪。
蘆花村留守兒童嘉田的書桌就夾在小方桌和床之間,這張長約60厘米的書桌,從幼兒園一直陪伴他到2024年5月4日。
嘉田的舊書桌。島上書店供圖
時隔一年,11歲的嘉田搬到一間大臥室,嶄新的書桌安在窗前,窗外是一片麥田,遠處是蜿蜒的江堤。
“第一次見到我們,嘉田顯得很膽小,也不愿意說話?!标惸咎m清楚地記得,男孩眼神閃躲,蜷縮著站在奶奶身后。
奶奶告訴陳木蘭,孩子父親因重病去世,母親長期在外打工,打小說話聲音就小,要湊得很近才能聽清。
在安裝在新書桌時,陳木蘭發現嘉田房間里課外書并不少,都是一些親戚和愛心人士帶來的,內容五花八門,很多并不適合兒童閱讀,她與嘉田的爺爺一起分類和挑選,把適合他的書籍擺上一平米閱讀空間。
嘉田在奶奶陪伴下學習。黃翔 攝
“春節前,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漫畫書,我很喜歡?!苯衲?月16日,嘉田與陳木蘭聊天時說喜歡看繪畫類書籍,島上書店送給他的《漫畫中國》已經看了一半多。
于是,項目團隊就陪著嘉田站在菜園的磚墻籬笆邊,按照書上的圖案臨摹一個金色梨子,讀圖、運筆、上色一氣呵成,畫得非常逼真。隨后,又教他寫生,把菜園里的紅辣椒、紫茄子、青豇豆等蔬菜都變成一幅幅畫。
“嘉田,看我給你帶啥了?”5月20日傍晚,陳木蘭又給嘉田帶來水彩畫筆、顏料、毛筆、圖畫本等畫材,小男孩放下手中飯碗,開心地將畫材擺在書桌上。
“這一年,嘉田的性格變得開朗多了,愿意與別人交流了,他說長大后想當一名畫家?!蹦棠汤惸咎m的手,細數嘉田的點滴改變。陳木蘭很欣慰,“一平米閱讀空間”已成為一種啟迪和陪伴,載著稚嫩的心靈駛向更遼闊的天地。
“小小朗讀者”
駛向心中的燈塔
READING BOOKS
陳木蘭
麥田里的孩子不該只在泥土里找答案,也應該在書頁間遇見星辰大海,我們共同為孩子推開世界之窗。
初夏的夜晚一片寂靜,一扇亮著燈光的窗,傳出陣陣讀書聲。晚上8點多鐘,陳木蘭和伙伴們踏著碎石路,回訪李家坑村留守兒童小宇。
在堂屋的一面墻上,貼著三排共12張獎狀,在燈光下格外醒目。推開臥室的門,小宇的“一平米閱讀空間”溫馨亮堂,書桌上整整齊齊,還擺著一個地球儀。
陳木蘭指導小宇朗讀。黃翔攝
“別看小宇獲得的獎狀一大堆,去年1月份還沒有自己的房間,書桌也是上幼兒園時買的?!标惸咎m對第一次家訪記憶深刻,孩子與爺爺擠在里屋的一張床上,房間昏暗潮濕,舊書桌擺在獎狀下面,桌上除了幾個筆袋筆筒,沒有一本課外書。
小宇今年11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父母都在深圳務工,爺爺已年滿74歲,奶奶文化程度不高,除了每天上下學接送,根本照顧不到孩子的學習。陳木蘭建議,為小宇營造一個獨立的學習和閱讀空間,爺爺滿口答應,第二天就將一間堆農資的正房收拾干凈,騰給孩子做書房。
“我和同學放學就去島上書店看書,最喜歡讀花姐姐(陳木蘭網名)送給我們的書?!痹阡仢M剛收割麥子的稻場上,小宇說起讀書的收獲和趣事滔滔不絕,夜晚的屋場上響起陣陣笑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明亮的臺燈下,小宇再次向前來回訪的島上書店團隊朗讀《少年中國說》,充滿激情,鏗鏘有力。
手中有好書,枕邊有童話,心中有燈塔?!耙黄矫组喿x空間”項目實施一年多來,為留守兒童帶來關愛與溫暖,帶來文化滋養和精神引領,也得到社會各界的響應和參與。陳木蘭介紹,目前已有100多名志愿者加入“點燈”計劃,枝江市計劃把“一平米閱讀空間”項目推廣到各個鄉鎮,讓每一顆童心都被書香浸潤,讓每一個孩子都成長得更好。
孩子們給“點燈計劃”留言。黃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