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湖北正以鄉情為紐帶,圍繞產業鏈招商、產業生態招商等五類模式,讓楚商回鄉投得舒心、發展放心。今年以來,湖北共舉辦招商活動1200多場,走訪重點楚商超1萬人次,開工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052個、總金額接近3900億元。
在宜昌枝江市,投資超20億元的果蔬深加工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負責人李長春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此前在江蘇從事機械設備制造17年。今年春天,他與投資人洞察到果蔬加工的廣闊前景,決定返鄉投資。
湖北福滋源食品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 李長春:宜昌這邊我們的本地的柑橘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品質也比較優良,物流成本相對于我們其他地方可以節約15%左右。
眼下,湖北正通過分級分類建立楚商數據庫,精準掌握楚商投資意向。李長春的想法,就是當地在自建的楚商溝通群里發現的。僅是一個投資意向,招商部門就拿出了滿滿的誠意。
宜昌枝江市安福寺鎮經濟發展辦主任 王青清:制定了一個產業鏈的分析圖,目的就是讓它的上下游企業,在我們園區形成一個閉環,(目前)招引了兩家果廢處理的企業,還有13個有意向的企業準備在我們這邊落戶的。
回家舒心,也要發展放心。湖北還圍繞“補鏈延鏈強鏈”目標,推動楚商項目精準嵌入全省重點產業鏈。端午假期,十堰發布了《關于支持“一主四優多支撐”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科技創新、人才引進、金融支持等方面,為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政策保障,吸引更多楚商返鄉,共享美好發展前景。
匯碩通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華元君:措施非常具體,(讓我們)落地在十堰更有信心、更有保障,準備投入10個億左右。
十堰市招商服務中心主任 鄭濤:從政策扶持到要素保障,從審批提速到跟蹤服務,構建全鏈條、全周期的服務保障體系,讓每一位回鄉投資的楚商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支持。
今年,湖北出臺《推進楚商回鄉工作行動方案》,明確全省每年新增楚商回鄉投資額億元以上的注冊企業1800家以上,各市(州)楚商回鄉項目簽約數每年增長10%以上、開工項目投資額每年增長8%以上。
湖北省商務廳投資促進處二級主任科員 余菊紅:建立楚商信息庫、楚才名錄庫、校友資源庫、上市企業庫,實現數據和服務互通互享,會同相關部門高標準辦好楚商大會,繼續用好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等活動和校友會平臺,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在湖北加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