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加快構建現代金融體系是整體提升支點戰略支撐力的重要部分。如何以金融之力為建成支點注入強勁動能和澎湃動力?長江云新聞系列報道《牢記囑托 建成支點·廳局長訪談》,第十五期獨家專訪湖北省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嚴宓。
湖北省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嚴宓
聚能級突破之勢
金融“三力”助力支點建設
問:請問我省金融領域如何聚能級突破之勢,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答: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金融能級規模持續擴大、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顯著提升,金融體系更加完備。全省社會融資規模突破12萬億,連續三年每年跨越一個萬億臺階,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突破9萬億大關,安全底線有力守牢。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支點建設“七大戰略”,以金融力量聚能級突破之勢,重點從三個方面發力,不斷為建成支點注入動能。
一是提升金融整體實力。積極招引各類金融資本,爭取更多金融機構來我省設立功能總部、后臺服務中心和服務外包機構。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穩健發展各類非銀金融機構,培育具有全國競爭力、影響力的金融龍頭企業。支持省內金融機構引進高端緊缺人才,加快金融人才培育及合作交流。
二是提升金融品牌影響力。持續擦亮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兩大品牌。積極申建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高水平建設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充分發揮中碳登全國碳市場核心基礎設施優勢,開發推廣與碳排放權相關的碳金融衍生品,打造全國碳金融中心。
三是提升金融改革創新力。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在全省推廣實施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中小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改革,并選取10個縣(市、區)試點推行農民個人信用和農村資產信用貸款。這“三項貸款”自3月底陸續推行,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同時,為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在資本市場領域,我們正在實施“黃鶴凌云”計劃,重塑新形勢下企業掛牌上市服務體系,暢通“梯度培育+差異輔導+協同賦能”主路徑,力爭2030年,我省上市公司總數躋身全國第一方陣,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占比超50%,省級“金種子”“銀種子”企業達1500家。
全周期服務創新沃土
打通轉化“最后一公里”
問:科技創新是我省的最大優勢和“金字招牌”。請您談談,我省金融賦能科技創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創新舉措。
答:科技金融是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更是我省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提升創新策源力的重要支撐。我省深入實施科技金融質效提升行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高位增長,一批科技型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金融資源加速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科創引領戰略,以更大力度推動科技金融“活水”精準澆灌創新沃土,力爭到2026年末,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獲貸家數在現有基礎上增長70%,形成與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更加匹配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
一是創新科技金融產品體系。進一步發揮數據增信和財政增信作用,深化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優化創新積分貸、科技人才貸等金融產品,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年均增長15%。推動保險機構聚焦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開發專屬保險產品。
二是優化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健全完善被投科技型企業和項目庫與風投創投機構庫,實行雙向推送、精準撮合。持續推廣“301”線上快貸模式,擴大科技融資擔保業務規模,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便捷的金融服務。
三是深化資本市場賦能科技創新。構建“價值發現-規范培育-融資對接-上市護航”全鏈條服務機制,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深化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試點、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指導科技型企業利用“綠色通道”和“公示審核”機制實現層級躍升。
碳金融助力綠色轉型
繪就美麗生態畫卷
問:綠色生態是我省的寶貴財富、最美底色。請您談談,我省綠色金融如何支撐“美麗湖北”戰略?
答:加強綠色金融創新是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的生動實踐,是支撐“美麗湖北”建設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以“碳金融”為特色的綠色金融,綠色債券、碳排放配額回購交易、排污權抵質押貸款業務走在全國前列,綠色信貸連續4年保持高速增長。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美麗湖北戰略,打通“綠變錢、錢促綠”有效路徑,力爭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為特點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綠色貸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0%,綠色債券年均新增發行規模不低于200億元,碳金融發展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一是強化碳金融資源集聚。充分發揮中碳登功能優勢,打造碳交易服務、碳資產管理、碳金融創新、碳科技轉化、碳普惠應用等五大產業協調發展的碳要素富集高地。
二是擴大碳金融業務輻射。積極對接美麗湖北建設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支持市場主體依托綠色資產價值發行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等產品。
三是推動碳金融產品創新。制定節能降碳掛鉤貸款試點實施辦法,為節能降碳企業提供貸款支持。探索建立碳賬戶評價機制,實施“碳賬戶+碳信用+碳融資”創新模式,幫助企業盤活碳資產、用好碳信用、促進碳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