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付建橋舉全家之力建侏儒山戰役博物館
    發布日期:2025-06-09 來源:大武漢 編輯:宜都融媒體

    沿著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街道318國道進入傅家山,道口西側立著一塊山石,上面刻著“侏儒山戰役舊址”7個大字。

    侏儒山戰役博物館。長江日報記者高萌 攝

    前行數十米,一座青瓦白墻的徽式建筑靜靜矗立,5棵近百年的古樹環繞周圍,郁郁蔥蔥。這里是一座免費開放的紅色博物館——侏儒山戰役博物館。

    這座由付建橋舉全家之力建成的博物館,珍藏著近半個世紀收集而來的千余件抗戰史料和文物藏品。2013年4月開館至今,該博物館已免費接待參觀者超過60萬人次。

    “歡迎來免費參觀,這座博物館的所在地就是80多年前侏儒山戰役的發生地?!?月7日,看到長江日報記者走進博物館,今年71歲的付建橋立刻上前開始講解起來。他穿著樸素整潔,佩戴著黨員徽章,身姿挺拔,聲音洪亮。

    在侏儒山戰役博物館,付建橋既是館長,也是“首席講解員”。每次講解,他都精神抖擻。長江日報記者高萌 攝

    步入前廳,一面2米多高、6米多長的銅雕墻映入眼簾,生動刻畫著新四軍第五師戰士們發起沖鋒、英勇殺敵的姿態。銅雕墻正下方是侏儒山戰役沙盤,上面清晰標記著新四軍第五師向侏儒山三次發起進攻的過程。

    這座博物館建筑面積2080平方米,館內沿墻玻璃柜中井然有序地擺放著與侏儒山戰役相關的珍貴藏品,中庭陳列著漢陽縣(現蔡甸區)抗戰歷史及著名的抗戰人物事跡,后庭陳列著荊楚版筑文化歷史。

    新四軍的胸章、臂章,抗日游擊隊使用的紅纓槍,日軍九七式手雷、日軍醫療器械箱、日軍三八式步槍刺刀,銹跡斑斑的子彈殼……每一幅圖片、每一份資料和每一件展品都是歷史的縮影。

    館內展品。長江日報記者高萌 攝

    一邊走一邊指著展陳泛黃的老照片,付建橋向記者介紹道:“1941年11月至1942年2月,侏儒山戰役歷經14次大小戰斗,共殲偽軍5000余人,其中俘虜偽軍950余人,斃傷日軍200余人,控制了侏儒山及其附近地區,擴大了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為爾后進軍襄河以南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p>

    “在這場戰役中,我的父親、時任新四軍第五師15旅偵察參謀兼手槍隊長傅玉和,就是拿著這個羅盤喬裝打扮成一位看風水的道士,奉命只身潛入偽軍司令部,冒著生命危險獲取重要情報的?!备督蛑钢构裰幸粋€斑駁、有劃痕的舊羅盤說道。

    “潛入敵后之前,父親特意向道士仔細學習羅盤怎么用、怎么看,熟練掌握了使用技術。戰役勝利之后,父親也隨身攜帶著這個羅盤,還多次用它幫助部隊成功走出一望無際的蘆葦蕩……”付建橋輕輕揚起眉梢,臉上流露出對父親的敬佩與自豪。

    小時候,付建橋經常跟著父親拜訪老戰友,聽他們講“子彈從耳邊飛過”的故事、講大別山精神,耳濡目染中接受過無數次紅色教育。付建橋的祖輩、父輩及多位親屬均投身革命,犧牲在抗日戰場和對敵斗爭中。

    “當自己知道得越多,就越想為他們做些事情?!彪S著父親及其戰友相繼離世,付建橋心中日漸涌起強烈的危機感,“總有一天,這場戰役的親歷者都會離開人世,還有誰能清楚地記住那段歷史?”

    他萌生了自掏腰包建設博物館的念頭:“那些有血有肉的歷史若不被記錄,就真的沒了?!?/p>

    2010年,付建橋將修建侏儒山戰役博物館的方案呈報給相關部門,獲審批立項。夫婦倆率先拿出畢生積蓄,并賣掉武漢市中心的住宅,籌得第一筆啟動資金。

    付建橋一家(妻子、女兒、女婿、外孫女)。受訪者供圖

    設計圖紙、跑審批、籌物資、拉建材……他坦言,每一步都靠全家人咬牙堅持?!盀槭占奈锸妨?,我四處奔走。40多年時間里,我走訪了全國千余名新四軍老戰士及烈士遺屬,足跡遍及20余個省份?!?/p>

    “在尋訪過程中,還常常面臨‘人難找、話難問、物難尋’的困境。許多老戰士年事已高,記憶模糊,我就陪著老人們回憶,有時一坐就是一整天?!备督蛘f。

    他還多次前往天門、漢川、仙桃、石首等地尋訪當年抗戰的遺址,采訪當地有關人士,聽他們講述當年新四軍第五師那些鮮為人知的抗戰故事,為博物館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史料素材。

    “上世紀80年代末,我村里的本家兄弟在旁邊這座‘軍山’施工。有一天,突然在石頭縫里發現了日軍鋼盔、日軍三八式步槍刺刀等物件,消息在村子里傳開了。我得知后,連夜趕到現場,收集了2個鋼盔和2把刺刀,小心翼翼地收藏到現在?!备督蛲嘎?,博物館內1100余件藏品,或為父親傳承珍藏,或為父親的老戰友捐贈,或為他奔走各地“淘”來。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把這些‘紅色遺產’守護好?!备督蛘f。

    2012年場館裝修時,預算嚴重超支,付建橋一度陷入困境。女兒付卓得知后,與丈夫陳柏松毅然拿出準備買房的積蓄?!胺孔涌梢栽儋I。革命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我明白這件事的緊迫和意義?!庇浾呗撓档礁蹲??;貞浧甬敵醯臎Q定,她的語氣里沒有一絲后悔。

    全家總動員成為建館常態。付建橋擔任設計師,妻子周琳璋負責后勤,女兒女婿包攬展陳設計、資料填報,兄弟姐妹及親屬主動擔任志愿者。

    歷時18個月,武漢侏儒山戰役博物館于2013年4月2日正式落成并免費對外開放,先后被命名為“武漢市國防教育基地”“蔡甸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接待了大量參觀者。觀眾有新四軍老戰士及其后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學生、中小學生、社區居民等,最多時一天有上千人?!备督蛘f。

    截至目前,該館共接待參觀人員60萬余人次。

    在侏儒山戰役博物館,付建橋既是館長,也是“首席講解員”。每次講解,他都精神抖擻。長江日報記者高萌 攝

    在這里,付建橋既是館長,也是“首席講解員”?!懊繄鲋v解,我都要求自己必須拿出革命后代的精氣神!”付建橋說。在他的帶動下,家族成員20余人輪流擔任講解員,形成獨特的“家庭講解團”。

    付建橋還有個心愿:“館內還有500多件文物沒展出,計劃擴建展廳,讓歷史更完整地呈現。此外,館內講解人員平均65歲以上,亟須社會支持,吸引青年加入,更好講好革命故事、賡續紅色血脈?!?/p>

    吳賜泉烈士的孫女吳女士從網上得知了這座博物館,特意帶著全家人來參觀,并與付建橋詳細述說了爺爺的革命故事。付建橋覺得十分珍貴,在兩家的共同努力下,吳賜泉烈士的事跡如今作為當年歷史的一部分在博物館中展出。

    “爺爺的故事終于‘回家’了。我也是新四軍第五師老戰士的后代,也有責任保護紅色歷史。希望更多人知道并記住爺爺這一代人的犧牲與付出,當好大別山精神的新時代傳人,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眳桥空f。

    今年56歲的物流公司司機紀軍為參觀這座博物館來了兩次?!暗谝淮蝸硎侵芤?,閉館了。當時不知道準確的開放時間,決定再來一趟?!奔o軍說,自己的父親是軍人,妻子的太爺爺是革命烈士,他對這里有一種特別的情感。

    “沒想到這座博物館是由個人建成的,做這件事很有意義、很了不起!”紀軍說,自己第二次來特意查了開放時間,端午節前那天早上7時就出門了,在館內仔仔細細看了近一個小時?!案娥^長講得很生動。配合著細看一件件真實的歷史文物,我深受震撼。我爸當兵時總說‘和平來之不易’,以前聽了覺得像一句口號,而今看著這鋼盔上的彈孔,才知道什么叫‘拿命換’。下次還要帶孩子來一趟?!?/p>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