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峽江破浪,開放型經濟“闖深藍”——宜昌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動能觀察
    發布日期:2025-06-10 來源:我的宜昌 編輯:宜都融媒體

    仲夏時節,一輛滿載精制茶葉的貨車自宜茶集團湖北蕭氏茶業有限公司駛出,將從三峽保稅物流中心報關后啟程運往阿爾及利亞。公司總經理向清華目送貨物離廠,轉身又扎進生產線。借助安琪集團的海外銷售網絡,該公司1-5月出口增長超4倍。

    宜茶集團出口茶小包裝線。宜茶集團 供圖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構建,宜昌開放型經濟發展正處于加速變革、跨越式提升的關鍵期。6月4日,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圍繞“順應形勢新變化,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動能”議政建言。我市對于穩住外貿基本盤采取了哪些積極對策?如何從政策、布局、產業結構調整、搭建平臺等方面幫助企業出口降本增效?國企帶民企“抱團出?!庇行┦裁醋鳛??我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有什么優勢和不足,有什么思路和建議?協商會上,委員手持調研報告追問,部門負責人逐條回應,筆記本上落筆沙沙。開放型經濟的突圍路徑,在問答交鋒間漸次清晰。

    國企揚帆,集結民企“抱團出?!?/p>

    今年1—5月,宜茶集團湖北蕭氏茶業有限公司出口同比增長超4倍?!按畛税茬鬟@艘‘巨輪’,我們的茶葉賣到了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非洲國家?!痹摴究偨浝硐蚯迦A告訴記者。

    在美國政府一系列關稅政策影響下,宜昌企業選擇抱團取暖。通過與安琪“強強聯手”,興發集團將磷酸鹽產品推廣至印度、緬甸市場,并利用香港國際貿易樞紐地位,攜手縣市區中小外貿企業“突圍”。

    猇亭化工園區一角。猇亭區委宣傳部供圖

    國企搭建渠道,民企提供特色產品,形成“聯合艦隊”共御風浪。據安琪集團市場部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市商務局指導安琪主導實施的“國企帶民企共同出海計劃”,通過渠道共享、資源整合、技術賦能,幫助本地企業突破海外市場。

    公司已與50余家本地企業

    對接業務協作接洽

    開展涵蓋新鮮水果、罐頭

    化工及原料類、飼料、茶葉

    以及食品添加劑等領域業務合作

    助力19家中小企業新增出口逾2000萬元

    2023年底,為謀劃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新通道運營(湖北)有限公司組建成立。目前,該公司已開辟“鐵鐵?!焙汀敖F?!眱蓷l出海線路?!耙瞬臁碑a品通過這條新通道向南出海,改寫我市高度依賴長江東向出海的物流格局。

    在宜昌三峽保稅物流中心新址,貨車穿梭不息??壳胺瞻籽蠊I園的遷址決策正顯現成效:“前港后區”布局實現水陸鐵無縫對接,該中心服務企業達300余家,宜昌企業生產的化肥、酵母、纖維絲束、卷煙濾嘴等產品從這里源源不斷輸入海外市場。去年監管貨值達34.58億元。據了解,2024年,三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年出入境突破10萬人次,外籍旅客占比居全省對外開放口岸首位,折射出立體通道的活力。

    3月26日,宜昌三峽國際機場國際貨運首飛。 通訊員 王婷婷 攝

    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實現進出口498.1億元,總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共有外貿企業573家,其中年進出口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9家。主要出口商品是化工、機電產品、生物醫藥、食品、紡織品等。

    今年1至4月

    全市已完成進出口176.4億元

    同比增長21.9%

    2024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FDI)

    6122萬美元

    位列全省第二

    突圍之惑,破冰外向經濟困局

    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高瞻遠矚和決策部署。當前,我市成立了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專班,“在專班的統籌下,主要打好外貿穩增長、外資外經產業融合、開放樞紐功能提升等‘三大攻堅戰’?!睂n}協商會上,市商務局副局長張勇向委員們介紹。爭取中央外經貿提質增效資金4億元。依托安琪、宜化、興發、產投等頭部外貿供應鏈企業與中小企業“抱團出?!?,2024年前50強龍頭企業完成進出口額突破300億元。在外資外經產業融合方面,積極“引進來”,打造外資產業合作園區;鼓勵“走出去”,加快對外經濟合作布局。同時,打好開放樞紐功能提升攻堅戰,口岸功能顯著提升,海關特殊監管區支撐作用凸顯,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圖片來源:興發集團

    “雖然龍頭企業作用明顯,產業結構升級加速,通道平臺優勢明顯。但短板依然存在,發展空間仍然很大?!眳f商會上,委員們對我市開放經濟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和贊許,也對其困境和不足表現出擔憂。

    今年5月,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組織委員和調研組成員,深入縣市區和企業調研,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獲取第一手資料,赴江蘇常州、無錫、揚州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為協商注入前沿視角。

    調研顯示,從宜昌經濟外向度的規模來看,2024年宜昌市進出口總額占全市GDP總量份額偏少。分析我市開放型經濟的短板,主要是總體體量偏小,縣域發展不均,以及監管日益趨嚴等。

    委員把脈,破譯開放經濟“密碼”

    “今年,宜昌市對于穩住外貿基本盤,特別是對于積極應對全球貿易變局,采取了哪些措施?”“近些年,宜昌市爭取和安排外貿扶持政策有哪些,從哪些方面幫助企業出口降本增效?”“據了解,宜昌綜保區前幾年發展績效不佳,今年市里采取哪些措施支持發展?”“請問宜昌在外資貸款方面有些什么新動向?”……市政協專題協商會上,委員們提問直指要害,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國資委、宜昌高新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聚焦主題認真回應。

    “保稅區不是孤島!”市政協開放型經濟課題調研第三分組委員說:“破除行政區劃壁壘,并建議對全市95家重點外貿企業‘一對一’激活保稅賬冊,高貨值業務入區流轉提速3倍?!?/p>

    針對遠離港口、配套缺失的硬傷,市政府統籌全市外向型項目向區內集中,建立“保稅項目招引加分制”;針對企業“不懂用政策”的軟肋,32家重點外貿企業獲得“一對一”服務,引導醫療設備、實驗儀器等高貨值業務入區。4月出臺的《突破性發展扶持辦法》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有的放矢。

    “構建全鏈條政策扶持體系,強化信息服務和金融支持、稅收優惠,設10億元‘出海風險補償基金’補貼民企首單信保,復制安琪集團海外發展的模式在東南亞、非洲建3到5個‘宜昌產業園’——這才是‘抱團出?!??!钡诙纸M代表也提出了調研后的思考和建議。

    “構建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新出海集群”“打造以內外貿一體化為特征的新流通體系”“培育以數字技術為依托的新模式新業態”,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結合深入縣市區和企業調研情況,精準把脈。

    上月,省政協主要領導在宜調研時,在興發集團新材料產業園指出,“要加快健全多式聯運體系,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倍S著宜昌進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朋友圈”,觀察員身份轉為正式成員,南向物流成本有望再降15%。

    從安琪集團帶動茶葉香飄50國,到陸海新通道改寫物流版圖,宜昌開放型經濟正以“國企帶民企”為帆,以“通道+平臺”為槳,駛向深藍。

    開放型經濟 宜昌還能怎么做

    龍頭企業引領出海集群

    構建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新出海集群。以興發、宜化、安琪、邦普等企業為重點,著力培育2—3家進出口過百億的外貿龍頭。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拓展,梯度培育一批在細分領域有絕活、有專長、有特色的中小外貿企業。搭建溝通橋梁,推動外貿企業與市內商超、電商平臺通過聯合開發、訂單直采等深度合作。以三峽物流園為依托,推動內貿企業借助宜化、安琪等外貿企業國際銷售渠道拓展海外市場,積極擴大出口。支持外貿供應鏈企業與市縣國企合作,推動柑橘、茶葉等農產品出口,擴大糧食、礦石等大宗物資進口。

    打造以內外貿一體化為特征的新流通體系。配合自貿區不斷開展對外開放制度化創新,服務貿易企業落戶綜保區。推進國家級、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支持外貿企業建設海外倉,整合境內外倉儲及物流配送資源。搶抓全國構建統一大市場機遇,促使更多總部在我市或者在市外分支機構出口企業,實現進出口業務回流。全面提升現代化工新材料產業國際競爭力。加快推動汽車產業出海。打造高端裝備制造外向型產業集群。提升生命健康產業外向度。持續擴大工業原料進口規模。提升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推動小微出口企業信保全覆蓋。積極應對貿易限制措施。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積極與省世貿組織協調辦公室對接,做好風險評估和排查。實施“宜品出?!庇媱?,加快開拓以“一帶一路”國家為重點的新興市場。

    培育以數字技術為依托的新模式新業態。實施電商跨越發展計劃,突破性發展電子商務。實施數智賦能海智計劃,大力發展開放型數字經濟。強化跨區域、跨企業數據共享,支持供應鏈平臺強化供應鏈整合能力,支持三峽物流園市場采購貿易通過邊貿窗口拓展業務,并持續擴大輻射范圍,在組貨方式、產品來源、業務規模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創造環境國企帶民企“抱團出?!?/p>

    構建全鏈條政策扶持體系。強化信息服務。嘗試委托或依托重點國有企業建立海外研究所,對宜昌市出海企業進行信息咨詢、法律服務、資源共享等一系列服務增值措施,擴大宜企“朋友圈”。強化金融支持。設立10億元“出海風險補償基金”,對民企首單信用保險補貼50%。加大稅收優惠。對“抱團出?!逼髽I境外利潤再投資減免20%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至150%。

    完善協同發展生態。推進信息平臺共享。開發“宜企通”APP,整合海關、信保、律所等資源,提供實時國別風險預警。推進海外人才工程。實施“跨國經理人培養計劃”,依托宜昌人才集團每年按計劃培訓復合型跨國語言人才、技術人才、管理人才不低于300名,重點覆蓋與我市進出口貿易較大和重點投資的市場。推動標準接軌。建立宜昌特色產業國際認證中心,在已完成柑橘、磷化工等6類產品國際認證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產品國際認證力度。

    強化制度創新。推進審批改革。推行“一窗受理、并聯審批”,將境外投資備案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國企以技術入股方式與民企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重點從化工、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我市重點產業領域進行試點。推動海外園區共建。借鑒安琪俄羅斯工業園經驗,在東南亞、非洲建設3—5個“宜昌產業園”,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穩外貿與拓內銷并重撐起經濟增長極

    實施市場主體培優行動。培育內外貿一體化領跑企業。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拓展市場。壯大內外貿一體化供應鏈企業。培育專精特新出口“小巨人”。依托海智在線等供應鏈平臺開拓國際市場。建設全市制造業供需數據庫,推動721家企業開展進出口,支持企業境外首發、首秀等活動。

    在湖北正安新材料高性能特種硅材料項目一期,工人用叉車運輸液體硅橡膠。(圖片來源:三峽日報、猇亭融媒)

    實施主導產業出海行動。形成以磷化工為主導,氟—煤—硅—鹽—硫為輔的產品上下游產業共生耦合模式,擴大在鄂進出口規模。加快優勢產業集群出海。推動企業加快產業技術升級。培育內外貿一體化試點產業基地。打造內外貿融合產業集群。

    實施內外貿渠道暢通行動。開展“千企百展”出海行動,加強經貿合作。開展出口轉內銷系列活動。推進校企行政合作。實施“數商興農”,組織活動釋放消費潛力。培育跨境電商主體,引進頭部平臺。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推進“一區三園”建設,發展大數據及算力產業。培育外向型數字貿易企業。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發展“產業帶+電商”,支持制造業對接平臺。

    秭歸縣維楚云倉內智能分揀設備正在分揀臍橙。通訊員彭強 攝

    實施三峽國際機場賦能行動。建立綜合管理平臺優化通關流程。深化宜昌至東南亞國際航線,發展航空物流,推動口岸免稅經濟。深化與上海海智合作,賦能專精特新產品出口,構建全流程高效外貿服務生態。

    實施品牌標準并建行動。培育內外貿融合自主品牌。構建品牌培育體系。引進一線品牌發展高端店鋪,壯大宜昌本土國際自主品牌規模。

    實施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加強內外貿金融服務協同。鼓勵內外貿企業注冊湖北省投融資平臺,加強信用信息共享。規范供應鏈金融。擴大出口信保覆蓋至專精特新及限上商貿企業,引導投保內貿信用險。聯合教育、人社部門及高校,共建創業基地輸送專業人才。

    靶向提升宜昌綜保區保稅業務能級

    頂層設計重構,破除行政區劃壁壘,努力構建全市“一盤棋”協同機制,引導全市非保稅項目向綜保區集中。

    核心指標攻堅,靶向提升保稅業務能級。擴大保稅規模,構建全域協同發展格局。對全市95家重點外貿企業開展“一對一”服務,協調合適的外貿企業采用綜保區企業保稅物流賬冊方式,開展高貨值貨物實際進出區業務。同時,積極引導高貨值業務入區流轉,研究國企與進口設備單位開展供應鏈金融合作模式,提升綜保區業統和貿統兩大板塊數據。

    夯實產業根基,打造外向型經濟集聚高地。助力企業申報發明專利、獲批國家級相關資質;統籌全市招商力量推動外向型工業、貿易、研發類項目優先落戶綜保區,擴大活躍保稅企業數量規模,新增保稅業務流量;圍繞主導產業,大力引進保稅加工、倉儲、物流項目。

    厚植發展動能,激活業態創新增長極。重點跟進科技創新力、產業帶動力及成長性強的“保稅+”項目,加強項目落地服務監管,保障企業規范運營;服務創新發展,吸引獸藥產業入區布局;拓展新型業態,盡快實現保稅研發項目落實。

    政策精準滴灌,激發企業主體活力。針對性出臺扶持政策激發企業主體活力,最大限度利用政策資金培育項目發展壯大。通過“扶持政策+工作機制”的雙向聯動集成創新破解發展瓶頸,將宜昌綜保區打造為鄂西地區對外開放的“政策高地”和“企業福地”。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