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間,清江奔涌;土(家)苗故里,文旅正興。
地處武陵山腹地的恩施州,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60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4%、64%,景區接待量、旅游營收等核心指標創歷史新高。
五一期間,恩施土司城人山人海。(資料圖片)
五一期間,宣恩仙山貢水引游人如織。(資料圖片)
恩施旅游火爆“出圈”,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提升的背后,是恩施州干部隊伍在實戰一線提升能力、轉變作風、建功支點的生動實踐。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囑托,錨定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戰略目標,恩施州以“干部素質提升”為抓手,以實干擔當為使命,奮力奔向旅游發展新征程。
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破局
“我們這山旮旯,沒有名勝古跡,發展旅游誰來看?”曾經,不少干部認為:恩施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發展旅游難度大。轉變源于恩施州持續不斷解放思想,主動掀起一場場“頭腦風暴”。
建始縣文旅局組織干部赴浙江安吉、武漢東湖等生態旅游示范區考察,看到各地通過“竹林民宿”“溯溪探險”“星空露營”等非傳統景點模式將山區劣勢轉為原生態優勢,一位曾對文旅產業發展持悲觀態度的干部感慨:“原來游客要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是青山綠水!”返回建始,該干部主動請纓梳理本地資源,持續推動“黃四姐出山”等系列活動,以不斷增長的游客量為山區文旅發展正名:大山不是阻礙,而是發展生態康養旅游的天然優勢;民族文化不再“藏在深閨人不識”,而是吸引八方游客爭相前往的獨特名片。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根據湖北省“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要求,恩施州將思想解放作為首要任務,州委書記胡超文強調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將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州長夏錫璠率隊赴杭州、麗水、成都等地考察,引進“數字文旅”“沉浸式體驗”等創新理念。借力“文旅發展大講堂”、解放思想大研討等活動載體,持續引導干部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恩施州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協同發展新路徑。
思想破冰,方能行動破題、發展破局。
湖南省龍山縣與恩施州來鳳縣僅一河之隔,兩縣山同脈、水同源、民同俗,如何打破行政區域限制、整合兩地文旅資源,共同打造跨區域文旅品牌和產品?來鳳縣大膽創新,提出與龍山縣聯合舉辦文化活動、共推旅游景區、共享客源市場,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宣恩縣曜天眼景區“天坑交響音樂會”。(資料圖片)
宣恩縣黨員干部打破常規思維“封印”,在矅天眼景區舉辦“天坑交響音樂會”,讓古典樂章回蕩在290米深的天然“音樂廳”,吸引央視等主流媒體關注。
打破思想禁錮,難題迎刃而解。
針對缺乏整體性與獨特性的文旅IP、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游客體驗感不強等短板,恩施州持續深化“直尕思得·恩施要得”國內營銷和“秘境恩施”國際營銷,細化落實《恩施州創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策劃和實施計劃》任務清單,以品牌建設、宣傳營銷、精品線路為抓手,全力推動文旅產業發展。
4月,“清龍峽世界地質之旅”“清江游輪慢游”“恩施非遺之旅”等精品線路面向國際推廣;5月,中國電影家協會文藝志愿服務之“電影人公益示范行”走進恩施,20余位電影界、文藝界藝術家為恩施旅游打call;“5·19”中國旅游日當天,來自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柬埔寨、巴基斯坦、意大利、菲律賓、老撾、立陶宛、白俄羅斯等國駐華外交官齊聚“涼城”,領略并推介當地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在交流溝通中進一步促進恩施州文旅干部思想大解放。
淬火礪能賦能擔當作為
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推動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著力鍛造“硬邦邦”的干部隊伍。
融合專業培訓、崗位練兵、實踐鍛煉等多種方式,恩施州全面提升干部文旅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聯合高校、行業專家開設文旅融合專題研修班、旅游規劃與管理培訓班,圍繞景區運營、市場營銷、文化挖掘等先后開展培訓89期,培訓干部3422人次。廣泛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組織全州干部在旅游服務一線實戰演練,大膽選用年輕干部服務重大旅游項目建設或賽事活動,把旅游景區“主戰場”變成干部“練兵場”,讓干部在一線錘煉中“淬火成金”。
2025年來鳳酉味湘鄂龍鳳馬拉松賽事期間,來鳳縣組建一支由448名年輕干部組成的工作專班,從賽事策劃、宣傳推廣到5月2日賽事當天后勤保障,年輕干部們克服跨省協調、人員組織、住宿緊張、天氣炎熱等諸多困難,助2.3萬名奔跑者順利完賽,不僅提升了當地旅游熱度,也讓年輕干部在多重挑戰下練就了擔當作為的寬肩膀。
巴東縣文旅局年輕干部李小她在巫峽口景區一線跟班體驗期間,通過做好游客上下車引導和安全提示、解答游客各類問題等工作,提升了溝通和應急處突能力,增強了服務意識,并對景區提出增設無障礙設施提升老年游客旅游舒適度、推出打卡活動吸引年輕客群等建議。
群眾的認可是對干部工作的最大肯定。鶴峰縣組織干部深入景區一線為游客提供講解服務,從景區歷史文化背景到自然景觀特色,干部們如數家珍,收獲游客一致好評。
干部能力素質的提升,為新質生產力賦能恩施文旅產業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拔逡弧逼陂g,恩施州科技局、文旅局聯合策劃的恩施首屆斗狗大賽暨IRO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湖北)恩施州機器狗挑戰賽決賽開賽,“科技+文旅”的跨界盛宴吸引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參賽隊伍和業界技術精英同臺競技;賽場外圍設置的科技集市與AI互動體驗區讓游客一邊體驗一邊大呼“過癮”。賽事期間,恩施大峽谷景區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35%。
實干篤行盡展作風之變
5月3日,恩施大峽谷景區游客超2.8萬人次。因進入景區較晚、走完全程已天黑,加之當時班線客車已停運、返程無車輛,106名游客滯留景區停車場。獲悉消息的恩施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恩施市文旅執法大隊聯合執法專班人員6分鐘內趕到現場,一邊安撫游客情緒,一邊調配應急車輛疏運游客,2小時內調配3輛應急大巴將106名滯留游客平安送達恩施火車站,相關視頻在抖音獲點贊超10萬。
恩施土司城景區演員為游客送上“攔門酒”。(資料圖片)
網友不吝贊美,是恩施州干部作風轉變的最佳詮釋。
恩施州堅持將作風建設作為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引導干部變“坐等上門”為“主動服務”,以實干篤行為旅游發展護航,用溫情服務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咸豐縣以作風整頓為抓手,重點瞄準研學旅行市場和紅色教育市場,不斷豐富旅游業態,推動干部向“服務者”“開拓者”轉變,破解了過去長期依賴門票經濟和主要承接傳統旅游團業務的困境。
“五一”來臨之前,恩施市發布停車場免費開放、輕微交通違章寬容處理、注重游客權益維護等“暖八條”便民措施,網友紛紛點贊:“八大措施接地氣、貼民心?!薄敖o游客帶來諸多方便,很暖心!”
“五一”期間,常住人口僅10萬人的宣恩小城一天游客量就達20萬人。面對游客住宿緊張問題,宣恩縣主動作為,12名干部職工、37戶居民主動提供閑置房源,助力30余名游客解決住宿難題。
恩施市文旅執法人員現場解決游客訴求。(資料圖片)
在恩施各大景區一線,當地干部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為保障旅游市場秩序,恩施州多部門協同作戰,州公安局每日研判接待情況,部署警力保障景區安全,“五一”期間累計出動警力2萬余人次;州市場監管局加大執法力度,對酒店違規漲價、退訂等行為嚴厲查處,通報典型案例3起,有效維護了旅游市場秩序。
機制健全夯實發展根基
3月底,一名在恩施土家女兒城游玩的天津游客準備把購買的土特產寄回家,但因已到下班時間、快遞員無法提供取件服務。犯了難的游客走進女兒城黨群服務中心求助,工作人員熱情接待,留下游客地址和聯系方式,次日就為其辦好寄送事宜。
“有話對黨說,有難找黨委”不僅已成為恩施土家女兒城商戶和游客的共識,也是恩施州健全完善各項機制、以“釘釘子回腳”的精神推動恩施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
恩施州完善工作閉環機制,由主要領導掛帥、每月開展“四不兩直”督導,定時召開重大旅游項目推進會,及時協調解決各種問題。建立干部考核激勵機制,將旅游發展成效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對旅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分析研判近3年游客投訴案例,有針對性地制訂容錯免責清單,鼓勵干部大膽創新、積極作為,“既講原則,又有溫度”的考核機制充分調動了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旅游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恩施州深化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在景區周邊創新構建“旅游服務網格”,整合黨員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精準對接游客需求,實現咨詢引導、矛盾調解、應急處置“零距離”。
利川市蘇馬蕩國際旅游度假區通過劃分責任網格、明確服務清單,集中整治景區周邊交通擁堵、環境衛生“頑疾”,變游客“需求清單”為干部“服務清單”,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游客的“幸福指數”,游客滿意度較去年同期增長超30%。
宣恩縣以“黨組織+協會”模式推動各部門聯合成立興隆老街商圈黨委,協調解決商業體量總體不足、商業氛圍不濃、旅游標識不完善等15個制約商圈發展的問題;建立文旅志愿服務保障機制,開展相關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
從思想破冰到能力提升,從作風轉變到機制健全,恩施州廣大干部在淬火中砥礪成鋼、蛻變成金,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理念、更加務實的作風,向著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目標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