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山珍”如何叩開長三角市場?
——8000萬元產銷大單背后的革命老區振興“密鑰”
短短3天展銷會,黃岡糧油和大健康產品在寧波創下近35萬元零售額;一場集采推介會,更撬動寧波企業拋出8000萬元訂單——6月3日,這份來自長江之畔革命老區的“山珍”,在東海之濱的港口城市掀起了一場產業協作的“山海風暴”。
“此次黃岡市精選28家代表性企業,攜百余種地標優品、中醫藥健康產品走進寧波,不僅為市民帶來舌尖上的美味和優秀傳統文化,更展現兩地深厚的合作情誼?!睂幉ó數孛襟w甬派新聞對此評論道。
舌尖風暴席卷甬城:3天35萬零售額,8000萬訂單背后的“老區好味”
6月2日,正值端午節假期,位于寧波鼓樓商圈的黃岡大別山特色農副產品展銷會現場人頭攢動,蘄春珍米、麻城山茶油、武穴菜籽油等展位前擠滿了嘗鮮的寧波市民。
此次展銷中,黃岡市齊農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帶去1000斤小番茄、羊角蜜、彩椒等特色果蔬,短短幾個小時一售而空。
“寧波市民消費熱情非常高,讓我們信心大增?!惫径麻L劉桂掩不住笑意表示,下一步將針對消費需求發展高端類消費產品,進一步創新營銷方式,拓展消費渠道,讓黃岡“土特產”更好出圈。
數據顯示,黃岡農副產品在寧波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坝椭?、大米和健康養生類產品占據銷售榜首?!笔邪l改委副主任石志紅介紹。
然而真正的“重頭戲”在展銷之外:在寧波市對口合作服務中心舉辦的集中采購推介會上,黃岡農產品企業與寧波采購單位展開了一場高效務實的對接。
寧波供銷供應鏈有限公司、浙江浩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寧波甬愛集團有限公司等平臺企業,梅味軒等餐飲連鎖企業,以及多家單位食堂和供應鏈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短短兩天內,16家黃岡企業與38家寧波單位達成簽約意向,簽約金額達8000萬元。截至6月7日,首批訂單已進入執行階段,19家寧波企業完成了實質采購。
“此次集采推介會,寧波建筑業企業積極采購糧油產品,這本身就是一個新信號?!睂幉ü╀N集團總經理余新波分析稱,這顯示黃岡農產品的品質已深度融入寧波企業日常運營的剛性需求,從食堂的米面油到職工福利發放特色產品,一條穩固的供應鏈條正在形成。
但如何超越“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固有模式,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寧波市江北區商務局在黃掛職干部邵鄭彬認為,在優質商品和供需精準對接基礎上達成的商業合作,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相較于單獨依賴政策驅動的合作模式,具有更強的穩定性,有助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文化為媒破圈出彩:黃梅戲韻伴艾香,醫圣故里“健康方案”圈粉忙
寧波鼓樓始建于唐長慶元年(821年),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如今是當地主要文化活動的聚散地。
由黃岡市發改委牽頭組織的展銷會就設在地標建筑鼓樓前,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帶去的《打豬草》《誰料皇榜中狀元》等經典唱段余音繞梁,文化展演與產品品鑒交織,為硬邦邦的商貿洽談注入了獨特的情感溫度與文化認同。
這場合作不僅停留在舌尖交易,更以文化為紐帶,讓寧波市民沉浸式感受黃岡魅力。黃岡帶去的不僅是大米和油,還有依托大別山豐富資源形成的“健康方案”。李時珍故里的“蘄艾”系列產品、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麻城福白菊”,以及來自大別山深處的茯苓、天麻、葛根粉等藥食同源產品,向寧波市民生動傳遞了黃岡“醫圣故里”的深厚養生文化底蘊。
“黃岡的好山好水孕育的好物產,加上獨特的李時珍、蘇東坡、禪宗文化,構成了極具吸引力的農文旅融合資源?!睂幉ü╀N電商負責人徐臣表示,這種融合極大提升了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場辨識度。
6月9日,湖北超福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超瑜忙著給寧波一家客戶打包金銀花露訂單。展銷中,公司結合黃岡養生文化研發的葛根醋和藥膳雞湯頗受歡迎。盡管如此,他坦言還存在一些遺憾?!包S岡有很多很好的產品,例如蘄艾制品、福白菊、道地藥材等承載著千年養生智慧,但其功效的科學闡釋、與現代都市人亞健康狀態的精準對接、使用場景的生動呈現,在營銷環節仍顯薄弱?!?/p>
“兩地倉”智聯新業態:立體融合創價值,山珍入海共繪共贏藍圖
訂單簽約與文化展演背后,一套促進兩地農產品高效流通的創新機制正在加速構建——“兩地倉”項目。就在展銷活動前夕,寧波市供銷社赴我市召開專項會議,共商“兩地倉”升級方案。雙方目標明確:優化運行機制、嚴控選品標準、提升品牌影響力、最終體現在實實在在的銷售流量上。
甬黃合作寧波工作隊隊長孫列向記者介紹了甬黃合作的新思路:推動黃岡納入寧波地方糧庫儲備糧采購合作方;深化與寧波供銷社集團、城市更新空間、電商等平臺合作。更關鍵的是,牽線寧波資本與黃岡農業、大健康企業合作,創新營銷模式,共同打造“黃岡好物+蘄艾康養+藥膳餐飲”的立體融合業態。
“這不再是簡單的‘我產你銷’,而是深度融合雙方優勢資源,在消費終端共同創造一種包含產品、服務、體驗的新價值?!秉S岡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主任郭小平評價,這種業態創新若能落地,將極大提升黃岡物產的附加值和消費者的綜合體驗感,值得在全國其他地方推廣。
從一場展銷會簽下近8000萬元訂單,到黃梅戲唱響寧波鼓樓;從“兩地倉”高效物流體系的務實推進,到“物產+健康+餐飲”立體業態的前瞻構想,寧波與黃岡的對口合作正在打破單一的“幫扶”框架,走向互利共贏的深層次協同。
港口城市的開放市場、資本優勢與運營理念,革命老區的生態物產、文化底蘊與產業升級渴望,正在“中央要求、黃岡所需、寧波所能”的精準定位下加速融合。當大別山的“山珍”通過創新的機制與業態,源源不斷匯入長三角的廣闊市場,這條“山”與“?!钡膮f作之路,正為區域協調發展寫下充滿活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