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幻燈新聞

    幻燈新聞

    湖北這幾件大事值得關注
    發布日期:2025-06-13 來源:長江云 編輯:宜都融媒體

    百臺人形機器人在7000平方米訓練場學習端茶倒水、超市理貨;腦機接口門診讓癱瘓患者用眼球控制康復機器人;汽車工廠生產線正為全球市場制造智能車燈……

    短短一周內,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密集調研人形機器人、醫工交叉、汽車產業三大領域。這三場調研勾勒出湖北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高地”的戰略路線圖——以突破性科技創新鍛造新質生產力,托舉“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歷史使命。

    人形機器人:

    從實驗室突圍的

    “湖北方陣”

    6月4日,武漢光谷數字經濟產業園內,王忠林為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揭牌。這個總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創新中心,成為全國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焦點。

    在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二樓應用實踐場和三樓動作訓練場、數據采集場,上百臺人形機器人正在進行各類應用場景訓練和數據采集——天問機器人在“零售超市”完成取貨和導購;遠游機器人在“醫院”完成導診并進行艾灸和按摩技能訓練;神農機器人可與人進行自然語音對話和交互,并具備物品拾取能力;荊楚機器人實現高負載長續航行走等多種功能;勞動者機器人可在“變電站”替代人工進行日常巡視,并進行應急操作處理,大幅提高運維效率和質量……王忠林饒有興趣地察看人形機器人訓練和應用場景展示,認真聽取院士專家介紹人形機器人研發進展及產業化情況。

    支撐這個“機器人學?!钡氖呛睆姶蟮漠a業鏈根基——湖北已聚集手智創新、光谷華匯等6家整機企業;核心企業超80家,關聯企業近千家;實現31個關鍵零部件全覆蓋,產業鏈覆蓋率達85%。

    “我們為‘遠游’機器人配套的電子皮膚,已實現1克級靈敏度、毫米級分辨率?!蔽錆h華威科公司市場總監楊呈虎透露。而手智創新的量產機器人,80%核心零部件實現“鄂研鄂產”。

    在創新中心三樓,光谷東智的40臺機器人正在學習端茶倒水、制作咖啡、整理貨架等技能?!捌胶饪刂剖切袠I共性難題”,技術負責人王遠緊盯機器人在沙石路面上的步態,“每秒0.8米的速度看似簡單,背后是運動控制、路徑規劃的技術突破”。

    今年3月20日,湖北省委召開加快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推進會議后,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選址光谷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式啟動建設。創新中心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聯合省內院士專家團隊、高校及科研院所、企業共同建設,已基本建成機器人集中展示區、動作訓練場、數據采集場、應用實踐場,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場景最豐富、機器人款式最多的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之一。

    王忠林在調研時強調,錨定“一年起步、三年見效、五年成勢”的發展目標,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

    醫工交叉:

    讓腦機接口走進診室的

    突破

    6月9日,王忠林走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在嶄新的腦機接口門診室里,一項改變醫療史的技術正在臨床應用:胃腸運動神經調控設備幫助消化功能障礙患者康復;眼控機器人讓癱瘓患者通過眼球運動操控機械臂;智能仿生手實現抓握動作的自然控制。

    這是國內首批正式運行的腦機接口??崎T診。這些技術來自湖北醫工交叉融合的創新突破——醫療機構、高校院所與科技企業協同攻關,將實驗室里的腦機接口、神經調控等技術轉化為臨床解決方案。

    在依瑞德醫療公司展示廳,王忠林體驗了近紅外腦功能成像技術演示。這家國內無創腦機接口領域的領軍企業,已開發出經顱磁刺激、神經導航等系列設備。王忠林勉勵企業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產品應用效果跟蹤評估,推出更多科技含量高、治療效果好的產品,助力湖北高端醫療裝備產業集聚式發展。

    湖北發展醫工交叉具備獨特優勢:全省擁有10位醫學領域院士、33所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數量全國第二)、3萬多名AI專業人才。這種“醫工聯姻”的創新生態,正在催生生物創新藥、診斷試劑、新型醫療器械等系列成果。

    調研中,王忠林指出,湖北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先進的醫療平臺、厚實的產業基礎、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醫工交叉融合創新具有獨特優勢。要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醫工交叉融合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汽車產業:

    傳統支柱的智能化躍遷

    汽車產業是湖北經濟的“壓艙石”。6月3日,王忠林在武漢江夏區的調研,揭示了傳統支柱的智能化轉型路徑。

    在華域視覺科技的智能車燈生產線上,王忠林了解到企業擁有行業內首個國家級技術中心。這些智能車燈將裝備在出口全球的新能源汽車上,成為湖北智造的“全球名片”?!熬o盯市場需求,加快技改升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彼F場勉勵企業。

    在博世華域轉向系統公司,30余條世界先進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當得知這家中國乘用車轉向系統領軍企業已實現研發生產一體化,王忠林鼓勵企業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發布局,努力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在上汽通用武漢分公司奧特能工廠,新能源生產線改造如火如荼。這個2015年投產的基地,累計在鄂生產汽車超400萬輛,正轉型為上汽通用新能源布局的關鍵陣地?!跋M髽I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產業鏈協同,推動新款新能源汽車盡快投產?!蓖踔伊謴娬{,要助力湖北汽車產業搶占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新賽道。

    科創棋局:

    三大布局背后的戰略邏輯

    看似分散的三場調研,實則勾勒出湖北打造科創高地的完整戰略:

    人形機器人代表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錨定“一年起步、三年見效、五年成勢”目標,湖北正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七要素協同“北斗七星式”創新生態:政府搭建平臺(創新中心),院士團隊攻關核心技術(丁漢、陳學東等院士領銜),企業推動產業化(光谷華匯等),資本提供助力(精鍛科技5000萬注資格藍若)。

    醫工交叉彰顯民生科技擔當。通過以用為導向的科研轉化機制,湖北將醫療需求與技術攻關結合,推動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病床邊,讓尖端科技惠及普通民眾。

    汽車轉型夯實產業壓艙石。面對汽車產業深度重塑期,湖北以“鏈長+鏈主+鏈創”機制推進轉型:政府統籌(鏈長)、企業主導(鏈主)、科研支撐(鏈創),穩住傳統優勢的同時搶占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新賽道。

    支點使命:

    科創引領中部崛起

    三場調研,一個主題——科技創新正成為湖北建設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核心引擎。

    “強化機遇意識”“強化科技研發”“強化產業發展”……王忠林在三場調研中反復強調的詞匯,傳遞出湖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緊迫感與戰略定力。

    從光谷的機器人訓練場到同濟醫院的腦機接口診室,從江夏的智能車燈生產線到孝感即將投產的人形機器人量產線……三大領域齊頭并進,形成技術突破、產業轉化、場景應用的完整閉環。

    正如王忠林所強調:“湖北要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首先必須在科技創新上擔當戰略支點”,數百臺人形機器人在創新中心學習技能,腦機接口技術讓癱瘓患者重獲生活能力,智能汽車生產線轟鳴運轉——這些場景共同構成湖北打造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現實注腳。

    • 熱點推薦
    五月天精品视频|爱妺妺国产AV网站|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