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履行檢察職能,更好融入和服務數字中國建設,舉行擴大學習暨專題輔導報告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作輔導報告。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主持會議并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牢牢把握數字時代新趨勢新機遇,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高質效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深入實施數字檢察戰略,切實擔負起檢察機關服務、促進數字中國建設的職責使命,更好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當今,數字技術已經貫穿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檢察機關當乘“數”而上,以數字“算力”提升檢察“腦力”,助力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數字檢察的初心是為民司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檢察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發展數字檢察的應由之義??梢孕老驳乜吹?,各級檢察機關始終把人民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無論是通過“12309中國檢察網”群眾可自助完成查詢、控告、申訴、公益訴訟線索反映,體驗預約接訪,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走路,還是地方積極探索,都是以科技賦能,為群眾帶來更多便利。湖北宜昌檢察機關搭建“家門口的檢察院”智能化平臺,讓糾紛止于田間地頭延伸到終結于“指尖”。群眾“按鍵下單”,檢察機關“接單速辦”,把訴求解決在家門口,把事情辦到群眾心坎上。
數字檢察的核心是服務辦案。數字檢察戰略是法律監督手段的新革命,是提高法律監督能力的重要依托。實施數字檢察戰略與強化一體履職應互相促進、互相推動,形成良性循環。只有對內抱成團,對外開展監督才能“一盤棋”。湖北省檢察院打造的“智能化集成應用平臺”,集成智慧公訴、智慧民事、職務犯罪檢察系統等智慧輔助辦案系統和12個視頻應用系統,為全省檢察機關“線上可視化辦案”提供全面技術保障。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健全數據共享、行刑銜接、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聯動機制,喚醒和盤活數據,推動行政機關相關部門溯源治理、系統治理,達到“辦理一件,治理一片”的效果,讓數字辦案成為檢察機關深度參與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利器,最終實現數字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的價值目標。
數字檢察的中心是助推社會治理。檢察機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和保障力量,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檢察創新實踐必須堅持從檢察履職中來,到檢察履職中去。如今,數字化的浪潮奔涌正盛,各地立足辦案實際,紛紛創建法律監督模型輔助監督辦案,利用信息技術,打破數字壁壘,實現了從“人找線索”到“線索找人”,從“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再到“社會治理”的質變。例如湖北省檢察院構建機動車駕駛證吊銷法律監督模型,篩查出應當吊銷駕駛證未吊銷再犯罪并造成重大損失案件的相關承辦人瀆職犯罪線索,蘇州市檢察院研發債權轉讓虛假訴訟逃避執行監督模型將模型延伸至“股權轉讓”“房產轉讓”多個領域……一樁樁,一件件,正是數字化與法律監督深度融合,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助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數說檢察,與時代同頻共振,用大數據為檢察辦案插上科技翅膀,有助于激發檢察機關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法治中國建設注入更加磅礴力量。(宜昌宜都市“兩江潮”網評團隊、宜都市人民檢察院 周濤)